高三政治《生活與哲學》第一輪復習講座第五講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關鍵在于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這樣才能保持其生命力。b、不要混淆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課本p21)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意義第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萬別的根據,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質的事物區別開來。 第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事物的矛盾不同,決定了解決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提示】第一點從認識世界的角度講,第二點從改造世界的角度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④怎樣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一、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矛盾。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兩個不同方面。第五、反對不顧時間、地點、條件的“一刀切”。【拓展】a、全面理解“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從唯物論角度: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辯證法角度: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從認識論的角度:認識的不斷發展。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一切從實際出發區別
一切從實際出發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含義
……
……
哲學依據
物質決定意識
矛盾具有特殊性
哲學范疇
唯物論
辯證法
聯系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堅持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從實際出發的深刻表現。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證關系(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1)二者相互區別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種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點、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質”。 特殊性即個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特性,或叫“特殊本質”。 (2)相互聯系①相互聯結第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 第二、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沒有的。【提示】“寓于”、“包含”、“表現”的使用不要混淆。不能將第二點概括為“沒有普遍性就沒有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根本有別于整體和部分的關系。②相互轉化由于事物范圍(空間)的極其廣大和發展(時間)的無限性,二者在不同場合下可以相互轉化。(3)方法論要求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哲學基礎,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依據。 【提示】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體現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所謂“具體的統一”,就是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自身的實際相結合;所謂“歷史的統一”,就是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不同階段的實際相結合。5、主次矛盾的辨證關系、矛盾的主次方面(1)主次矛盾的辨證關系原理
區別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與從屬、決定與非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