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五課 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③他們是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 ④他們都有提案權、立法權和監督權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的發揮政府的服務性功能,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國務院提出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d )
①國務院機構改革并不改變政府機構的性質
②全國人大對各級政府機構的設置擁有決定權
③在國家權力的行使上全國人大和國務院既分工又合作
④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 w市人大常委會向市民公開征集未來5年立法項目與建議草案,10天內共收到市民意見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議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議被采納。這表明( a )
①w市人大常委會在立法活動中堅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則 ②人大常委會在立法活動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眾的意見 ③地方人大常委會具有制定地方法規的權力 ④人民群眾在立法活動中享有提案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中共xx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是中央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了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無黨派人士以及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形成的。《建議》形成的過程,是充分發揚民主的過程,比較好地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
國務院聽取各方意見,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草案》。
XX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聽取了全國政協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審議了國務院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草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成為今后五年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
結合材料,用學過的政治生活知識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體現了我國的哪些政治制度?
【答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2)全國人大審議并通過規劃的過程,體現了我國國家機構實行什么組織和活動原則?并簡述這一原則的表現。
【答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則。在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的關系上,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上,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上,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國家機構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12.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審議并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等,大會共收到代表們針對醫療、住房、教育、安全、環保、“三農”等問題的數千件議案和批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