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總復習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教案
第15課時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推進低碳經濟,落實科學發展
1.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根本性轉變。打破環境與資源瓶頸的最好辦法就是發展低碳和循環經濟,它有利于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推動行業的創新及可持續發展。
2.規劃提出了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目標:一是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積極發展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力爭達到15%左右;二是樹立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知識鏈接
從生活與哲學的角度,分析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這一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重視正確意識的指導作用。規劃中,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目標是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提出的,同時對以后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否則會受到規律的懲罰。規劃中,發展低碳經濟的具體目標體現了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和利用。
(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聯系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資源的合理、高效和循環利用,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4)發展具有普遍性,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要求我們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發展低碳經濟是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針對訓練
1.傳統耗能產品面對挑戰,新能源產品將迎來新生,但是老百姓對它的推廣使用有一個漸進性的認識過程,所以要從試點示范到全面推廣。這說明( )
①事物的發展是前進和上升的
②新事物成長都有一個從被拒絕到接納的過程
③共性與個性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人為”聯系無法真正獨立于人的意志之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選d。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④錯誤,舍去。對新事物的認識有漸進的過程,不是被拒絕,故②說法不正確。新能源產品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但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選出①。新能源產品進行試點并推廣,利用了特殊到普遍的認識規律,做到了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選出③。故選d項。
2.日常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與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大局息息相關!斑x擇綠色的生活方式,只在舉手之間:換用節能燈、使用再生紙……我們能否逃脫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災難?答案由你我的行動決定!”這告訴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