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9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的儲蓄
●考點突破
1.正確理解儲蓄的含義
(1)廣義的儲蓄
從廣義上講,儲蓄是指人們儲存、儲藏財物的意思。它包括存款儲蓄、購買債券、商業保險及手持現金等。
(2)狹義的儲蓄
狹義的儲蓄就是指居民在銀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即“存款儲蓄”。它是目前使用最廣的一種儲蓄。日常生活中所講的儲蓄一般是指狹義的儲蓄。
我國公民的存款儲蓄,是指公民個人將合法擁有的、暫時不用的貨幣存入銀行或信用合作社等信用機構,當存款到期或客戶隨時兌付時,由信用機構保證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的一種信用行為。
理解存款儲蓄可從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公民的存款儲蓄應是公民合法擁有的,這是公民發生信用行為的先決條件。如果不是合法擁有的款項,不受國家法律的保護。
第二,公民存款儲蓄的直接動機和目的是為了獲得利息收入,這是由信用機構保證到期支付的。如果公民為了獲取高額利息而存入進行非法集資的金融機構中的存款,不受法律的保護。
(3)存款儲蓄與保存現金的比較
第一,儲蓄可以獲得利息收入,而保存現金沒有任何收入。
第二,儲蓄可把零散資金集中起來,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國家。保存現金不便支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三,儲蓄可以調節市場貨幣流通。保存現金則不能。
第四,儲蓄有利于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存現金不一定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五,儲蓄較保險。現金容易丟失,不易保存,但使用起來方便。
2.我國對公民存款儲蓄實行的政策和原則:
(1)對公民存款儲蓄的政策——我國實行保護個人儲蓄存款的基本政策。
所謂“保護”就是指個人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里的儲蓄存款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2)我國對公民存款儲蓄實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第一,“存款自愿”:就是指儲戶存款與否、存款多少、何種儲蓄、存期長短、存時選擇、存在何處等,都由本人按照銀行儲蓄的有關規定自由決定和選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命令。這是以國家保護公民個人的收入和生活資料的所有權為基礎的。儲蓄存款屬于個人的私有財產,存款人有自由支配的權利。
第二,“取款自由”,是指儲戶在存款后,什么時候取款,取多少錢,干什么用,儲戶有按照規定自由支取的權利,銀行必須照章支付,不得刁難和盤問。這是國家保護公民對儲蓄存款的處置權,也是國家尊重公民的消費自主權的體現。
第三,“存款有息”,是指儲戶的儲蓄存款都應該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的利率付給利息。實行存款有息,使儲戶在節約儲蓄支援國家建設的同時,個人也有一定的利息收入。這是市場經濟規律的客觀要求,也是激勵公民踴躍儲蓄的動力。這一原則兼顧了國家和個人的利益。
第四,“為儲戶保密”,是指銀行對儲戶存款的種類、戶名、地址、簽章式樣、存款情況等,都必須嚴格實行保密制度。除了司法部門因審理案件并通過必要的手續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向銀行查詢、凍結或沒收儲戶個人存款。銀行工作人員如有意泄露儲戶的姓名和存款金額等,是嚴重的失職行為,應視情節,追究責任。這是國家對公民個人合法財產的保護,也是我國法律所明確規定的信用機構所必須履行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