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題型專項指導與訓練
對策三:回歸教材選依據。從記憶中搜索那些與材料、設問相關的理論知識,選定解題的依據:包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時事知識。
對策四:緊扣題意作解答。一要注意把握答題角度,抓住中心和關鍵,切忌離開材料和設問泛泛而談;二要體現辯證思維,要全面、準確、發展地看問題;三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緊密結合,根據觀點分析材料,通過材料推導、印證觀點;四要言簡意賅,具有邏輯性,恰當使用政治術語。
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是中國三大石油公司之一,中石油在國外投資的有以蘇丹為基礎的北非區,以哈薩克斯坦為基礎的中亞和俄羅斯區,以委內瑞拉為基礎的南美區。中石油在蘇丹開采石油十年,投資27億美元,XX年5月又投資10億美元介入蘇丹最大煉油企業項目;在哈薩克斯坦擁有年產500萬噸的油田;在蘇丹、委內瑞拉、秘魯等國都有份額油,已累計在國外生產原油6000萬噸。XX年10月26日,中石油通過其旗下全資子公司中油國際收購哈薩克斯坦pk石油公司(在加拿大注冊的國際石油公司)。收購總價值約為41.8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收購案。
回答問題:
⑴用經濟常識有關知識分析中石油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必要性。
⑵中石油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哲學依據是什么?
2、材料一 XX年前10個月,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712.8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部額27.9%,同期增長33.5%,高新技術產品貿易順差達到 137.6億美元。僅10月份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就超過1998年全年,達到212.4億美元。
材料二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指出,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XX年12月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節約能源資源,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⑴上述材料分別表明什么問題?
⑵運用經濟常識分析,為什么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
⑶運用政治常識分析,國家應該怎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題型二 圖表式論述題
題型特點
圖表題是多年來高考中經濟常識論述題的常見形式(有時也會涉入哲學常識和政治常識),考生對此要有足夠的重視。其中的圖表式材料一般由題目、圖表、備注(注釋)三部分組成,圖表式材料一般是當年國內經濟的熱點;設問通常是由2—3個小問題組合而成,從設問的角度來看,一般是通過比較來反映經濟的變化、發展、差距等問題,進而闡明一些原理、觀點或規律,有些試題還要求考生提出解決經濟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解題對策
對策一:審讀圖表和設問。解答此類題可以先審設問,后審材料,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這樣可以增強閱讀材料的目的性和回答問題的針對性。①審設問。一審設問之間的關系。一種是并列關系,各小題圍繞中心相對獨立;一種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正確回答前面問題是解答后面問題的基礎和條件。把握設問之間的關系可以避免答案錯位,思路混亂。二審設問的要求,對每一問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圍、程度、本質,根據設問來組織答案。②審圖表。一審標題(表格名稱),標題反映了圖表的主題或中心,正確理解標題,分析圖表內容就不會犯方向性錯誤,同時圖表的標題又對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二審數據,從縱橫兩個角度來閱讀表格內的項目和數據等內容,從橫向分析兩者的差距,從縱向分析變化和發展。當然并非所有的圖表題都有對比,都是通過數據的對比來說明一件事、一些問題和基本觀點的。三審某些年份的特殊意義,它對于圖表的中心觀點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四審不同表格之間的關系,是因果關系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等。五審備注,“備注”一般可分兩種,“解釋性備注”是對圖表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的依據,“補充性備注”則是組織答案時不可缺少的來源之一。研究“補充性備注”,可以理解在什么范圍內(年份、國別)、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圖表中的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