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專題二、企業和產業
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第一: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第二: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
④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6)企業兼并和破產
市場是檢驗企業經營管理的“試金石”。在市場競爭中,按照優勝劣汰的法則,出現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必然的。企業兼并和破產,有利于優化企業結構,合理配置資源,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企業的“強強聯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企業、企業集團之間實行合并,“強強聯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勞動生產率,擴大市場占有份額,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還能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些行業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產生、提高經濟效益。如鋼鐵。
2、企業經營者
(1)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
①國有企業的領導體制 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廠長(經理)負責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②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③國有企業經營者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統一指揮、全面負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生產指揮權和經營管理的決策權。對企業的兩個文明建設負全面責任。
④我國國有企業經營者必須正確處理各種關系 第一,作為國有企業的經營者,必須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的關系,就是要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既要提高本企業的經濟效益又要自覺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第二,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關系,既要注重經濟效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殖,又要在經濟活動中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有利于社會的文明進步和全面發展。第三,正確處理企業與職工的關系,就是要處理好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關系,企業要將自我積累放子首位,同時關心和照顧職工的現實生活。
(2)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①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
②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至關重要。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開發企業的金鑰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作為企業的經營者,應當在市場上開展正當的競爭,反對和抵制不正當競爭,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和形象。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在遵守法律和市場活動準則的前提下,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促進技術進步為目的,用正當的手段進行的競爭。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有關法律法規,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為法律所禁止,并要受到法律制裁。
3、三大產業
(1)三大產業
①三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通常可以用它們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表示。第三產業的比重大,是產業結構優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