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專題二、企業和產業
③居民社會保險(改為“商業保險”,社會保險只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權利)保障水平與繳納的保費成正比;
④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一樣,都以個人的實際需要為依據的(社會保險不是,它帶有一定強制性)。
五、時政熱點鏈接
1.產業結構優化,實現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涉及到三大產業相關知識。
2.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突出了農業相關知識。
3.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涉及到工業相關知識。
4.旅游業的規范涉及到第三產業的相關知識。
5.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涉及到就業系列知識。
6.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全面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涉及到社會保障制度系列知識。
7.自主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技術革新等,涉及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相關知識。
六、命題角度思考
1.企業
(1)市場角度(價值規律):①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要以市場為導向,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占據更廣闊的市場。
②依靠科技,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強市場競爭力。
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品結構,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
④遵守市場交易原則,開展正當競爭,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⑤堅持自主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⑥依法經營,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政策。
(2)產品角度:
①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要生產出合格的使用價值,才能更好地實現商品的質量。
②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
③依靠科技和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使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形成產品價格優勢。
④提高產品的質量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⑤以市場為導向,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3)科技角度:
①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是推動經濟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
②遵循價值規律,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依靠科技,根本轉變企業經濟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④依靠科技,提高產品、服務的質量,開展正當競爭,提高企業信譽和形象。
⑤堅持自主創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引進科技過程中,注重吸收、消化和創新,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
(4)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①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
②生產出最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和勞務。
③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技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④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
⑤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合理進行投資結構調整、調整產品結構。
(5)勞動者
①確保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不得侵害勞動者的合法公益。
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積極履行相應義務。
③支持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障,以維護勞動者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