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古典經濟學巨匠的理論遺產考點解讀復習教案
總之,斯密從其生活的時代背景出發,認為擴大市場范圍,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實現國民財富的增長。與此相應,他極力主張限制政府的作用。
3.斯密的自由貿易與絕對成本學說(了解)
(1)內容:為了論證對外貿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斯密提出了絕對成本學說。他認為,生產相同的產品,不同國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國有各國的優勢。如果各國將本國的全部資源用于生產在成本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商品,然后通過對外貿易,用自己生產的東西換取本國需要而由其他國家生產的東西,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貿易參與國均可從中獲得好處。
(2)評價:
①積極作用:這一學說揭示了國際分工、自由貿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學性。
②消極作用:1)事實上,并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自己的絕對優勢,各國的絕對優勢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且某一種社會資源不可能被用來生產任意一種商品。2)從根本上看,這一學說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通過對外貿易進行對外擴張的迫切愿望。
4.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收人分配理論(了解)
(1)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
①對影響財富增長的因素的認識:李嘉圖主張發展生產力,增加國家財富。他認為增加資本積累是實現財富增長的必要條件。所以,他主張通過降低地租的方式來增加資本積累,實現財富增長。
②李嘉圖勞動價值理論的具體內容:
1)在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上:李嘉圖同意斯密使用價值不能成為交換價值的尺度的觀點,同時糾正了斯密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也可以有交換價值的觀點,提出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肯定沒有交換價值,并意識到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的區別。
2)在勞動決定價值上:李嘉圖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只能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來決定。
3)豐富和發展上:李嘉圖意識到在商品生產過程中新價值的創造與舊價值的轉移問題,以及在商品價值決定問題上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區別,因而極大地豐富了勞動價值論的內容。
③評價:李嘉圖把勞動價值理論推到了古典經濟學的最高峰,但是,由于他把商品生產看成是永恒的,所以他無法理解價值所體現的商品生產者之間關系的特殊性。
(2)李嘉圖的收入分配理論
①收入分配理論是李嘉圖經濟學說的中心。他認為工資、利潤、地租都來自工人創造的新價值,這是從他的一元勞動價值論必然得出的結論。
②相對工資理論:
1)內容:在經濟學說史上,李嘉圖第一個提出了相對工資這一概念。他認為,相對工資是指在工人創造的新價值中,工人所得工資與資本家所得利潤、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較的工資。雇傭工人的相對工資下降,意味著在資本主義的國民收入中,工人階級所占的份額下降,工人階級與其他階級收入差距拉大。
2)評價:李嘉圖的相對工資理論從量的方面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三大階級之間的對立。
③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理論:
1)內容:李嘉圖把資本主義工資區分為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他認為真實反映雇用工人生活水平的應該是實際工資,而不是名義工資。
2)評價:認為名義工資上漲,實際工資不一定增加,并敢于承認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下降的趨勢,這是他的一大貢獻。但是他把工人實際工資下降的原因歸結于是人口的增長,表明他對此問題未能作出科學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