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收入與分配
13、(a)個人所得稅(1)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額征稅的一種稅。按應稅項目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率稅率。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2)納稅人:①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②在我國境內無住所而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3)作用:①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②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14、(b)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答:(1)公民為什么要依法納稅? 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稅收(性質) 、 ,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稅收作為物質基礎。因此,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自覺誠信納稅。(2)違反稅法的行為有: (有意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 (沒有及時繳納而拖欠稅款)、 (騙取國家稅收優惠主要是出口退稅)、抗稅(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稅款)(3)公民在稅收方面的權利:關注國家的稅收征管和使用,對貪污和浪費國家資財的行為進行批評和檢舉,以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四 【重點導學】1、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1.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狀況及其主要表現(是什么) 我國居民收入貧富差距過大,而且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主要表現在: (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 (2)不同群體之間收入分配差異明顯,收入向高收人群體集中,兩極差距擴大; (3)不同區域之間居民收入差距擴大; (4)行業收入差距繼續拉大,壟斷行業和非壟斷行業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的原因(為什么)(1)理論依據:①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②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會導致收入兩極分化,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 (2)現實意義:①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②有利于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③有利于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激發效率和社會活力,促進經濟發展;④有利于提高消費水平,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⑤有利于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3.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措施?(怎么辦)(1)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增加人民收入,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堅持“效率優先,更要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則,進一步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3)堅持科學發展觀,通過財政、稅收等經濟手段調節收入分配。加大對落后地區和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促進區域、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4)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并貫徹落實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 (5)加強法制建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反對就業歧視和工資歧視。 (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鼓勵先富起來的人投入社會捐助慈善事業) 2、兼顧效率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