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收入與分配
1.應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的知識,說明財政在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所起的作用。(1)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政府通過制定擴張性財政政策或緊縮性財政政策調節經濟的過緩或過快發展,實現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降低稅率,擴大財政支出,可以拉動投資和消費,進而促進經濟發展。 (2)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財政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當前重點可以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保障民生。 2.有人說,目前中央強調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動搖,會造成我國的財政赤字,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請結合經濟生活有關知識對此進行評價。(1)宏觀調控轉向防過冷防通縮,就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實際等于擴張性政策,積極財政政策的直接表現形式是通過發行國債,擴大赤字來加大政府投入。我國將擴大赤字發行國債。 (2)財政收支的三種情況:收大于支;收等于支,或收大于支略有節余,收小于支略有赤字;收小于支。第一種情況意味著財政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第二種狀況叫做收支平衡,第三種狀況就是財政赤字,財政赤字主要靠借債來彌補,但發行貨幣也是一種消除赤字的辦法。不能籠統地說財政赤字是耆利還是有害。 (3)一般說來,財政赤字過大會引發通貨膨脹,但近年來我國運用適度的財政赤字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平衡總供給和總需求等產生了良好的作用。國家財政是通過預算實現的。 【政治生活角度】 為什么黨和政府要實行積極財政政策?(1)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內需,保增長”,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面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來襲,我們首先要把國內的事情辦好。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 (2)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執政地位;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3)國家的職能。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內需,保增長”,擴大內需的十項政策,是國家履行經濟職能、文化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 (4)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和平促進發展,發展有利于和平。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中國重拳擴大內需對世界經濟是重大利好。 (5)是國家堅持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體現。 【生活與哲學角度】1.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1)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與客觀相符合。今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并已開始對全球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中國雖然受到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對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已經開始顯現,經濟增速連續五個季度減緩,今年年中,中共中央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下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 (2)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擴大內需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實行積極財政政策。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積極財政政策的特點:思路新、工具多、導向明。 (4)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做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江蘇省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費水平提高說明了這一點。 (5>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XX年政策組合的變遷體現了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也體現了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的。認識無止境,一切把認識凝固、僵化的觀點都是不科學的。 (6)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在江蘇考察時指出,我國經濟企穩向好,同時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仍然很多。 (7)聯系具有普遍性,因此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向實體經濟蔓延,國內宏觀經濟增速的回落成為此次政策調整的一個重要原因。 (8)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有促進作用。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要重視和調動人的精神能量。 (9)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則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遇到的困難。江蘇省經濟的見底回升說明了這一點。 (10)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決定在XX年前投資4萬億元人民幣。這有助于恢復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中國這次救市行動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有所不同,這次的重點是改善民生,改善人民居住、出行、環境、醫療和受教育的條件。投資4萬億人民幣還有助于世界經濟克服金融危機,將不僅對世界經濟構成支撐,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很大影響,有助于糾正中國經濟的不平衡。 (11)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變作準備,就不會有質變發生,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所以我們要重視量的積累。重視量變,還要學會“優化結構”。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的變化,可以引起質變,所以要研究事物的結構,調整優化事物的結構。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