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
專題整合
單元知識網絡圖決 定 我國國家性質
我國政府
(性質和地位)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受人民監督的政府政府職能政府宗旨:為人民服務政府原則:對人民負責政府作用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管理和服務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制約和監督機制政務公開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方法求助有門投訴有道政府權威(來源和樹立)體 現 依據、實質、意義、措施原因、關鍵、行政監督體系內容、意義實質、原因、意義常見易錯、易淆點1、政府有管理經濟的職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預經濟活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在社會經濟建設中負有重要職能,通過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但是不不意味著政府直接干預經濟。結合經濟生活的知識,市場經濟以市場作為資源配飾的基礎,政府的經濟職能應該是以宏觀調控、間接引導為主。2、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政府的權力是法律授予的,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這就是依法行政。合理行政和合法行政都是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合法行政強調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合理行政強調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在政府日常行政工作中要堅持把兩者相結合。3、政府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必須加強立法工作。政府屬于立法機關。政府是國家行政機關,能夠根據日常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下,制定相關的行政法規,行使行政權力,管理社會事務。但是政府立法工作是在人大授權下進行,另外政府所制定的行政法規不能夠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法規沖突。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4、在政府民主決策過程中,堅持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對少數人的意見不予考慮。民主是指在一定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但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并不等于對少數人的意見不予考慮。尊重少數原則也是政府在決策過程中中堅持的原則。5、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一旦被濫用,就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既要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同時又要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熱點追蹤【時政熱點】 材料一:XX年3月12日,衛生部部長陳竺向公眾介紹一改方案。他說通過醫改,尤其是近三年五項重點工作的組合實施,將初步建立人人享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他透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明年將有一個大提升,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將提高到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按照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原則,即對于每位參保者,若生大病住院治療,治療年度累計可以得到最高10萬元的報銷。他說醫改要把公共衛生服務作為產品提供給每一個人,包括基本服務包,如健康檔案,疫苗接種,婦幼保健等;同時確定公共衛生重大項目,如艾滋病和結核病防治等;還要給6至15歲的青少年接種疫苗,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另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在“堅持公益性,調動積極性”原則下,推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