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復習學案
11. b 【解析】本題易誤選①,誤選原因在于對我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認識不清楚。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但這并不是說我國支持和鼓勵人們信教。④不符合我國的宗教政策,錯誤。②③正確,故選b。
12. c 【解析】我國堅持宗教獨立、自主、自辦的方針,不允許外國傳教士在我國宗教場所傳教,a項錯誤;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動場所進行無神論的宣傳,不能在信教群眾中發動有神還是無神的辯論,b、d項不符合我國的宗教政策,c正確。
13. b 【解析】注意設問要求回答“錯誤的”,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也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但不是基本原則,享有自治權,但不是高度自治權,是地方行政區域,但不是特別行政區,故①②③都是錯誤的,b符合題意。
14. c 【解析】從班禪的談話中我們可以得出我國的宗教組織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能夠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故c項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提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以及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等內容,故a、b、d不符合題意。
15. c 【解析】題干要求回答的是我國的民族制度和宗教政策,獨立自主自辦宗教是我國宗教應該堅持的原則,“一國兩制”是解決我國和平統一問題的基本方針,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之一,引導宗教與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為了促進宗教的正常發展和發揮宗教在現實生活中的積極作用。因此選c。
16. 【解析】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屬于知識范圍限制型的題目,考點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屬于教材基礎的考查,比較簡單。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回答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第(1)問中“這些基本原則是怎樣體現的?”這種設問對材料分析的要求較高,要實現理論觀點與材料的有機結合,提高答案的針對性。
【答案】(1)①反映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3分)
②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人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權利,體現了民族平等原則;(3分)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各民族之間的親密無間、和睦相處,體現了民族團結原則;(3分)材料三反映了我國政府積極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體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3分)
(2)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我國各民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權利,有利于發揚和壯大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3分)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充分享有政治上的權利和發達地區友好合作,對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目標具有重大意義。(3分)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落實到實處。(3分)④總之,三者是辯證統一,不可分割的。(1分)
17. 【解析】本題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第(1)問要求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角度進行分析,考查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各項基本政治制度在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中所發揮的作用。第(2)問要從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具體做法入手,涉及到民族關系、原則、制度政策等。 材料一主要表明了新疆自治區各族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情況,材料二表明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有了巨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