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復習學案
在下表空格內填寫恰當的內容。(14分)
規劃制定過程 政治生活依據
中共中央作出決議為規劃的制定提出《建議》 ①
國務院根據中共中央提出的規劃《建議》,在廣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見的基礎上形成規劃正式草案 ②
規劃草案要提交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審議討論,最終由全國人大表決通過 ③
第七課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 手機鈴聲的設置往往能反映出人們的內心情感。小薇為自己的手機設置了一段彩鈴:“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她們的媽媽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歌詞的寓意是(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各族人民共同創立的
b.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c. 祖國統一大業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d. 祖國燦爛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
2. 漫畫《獻哈達》的政治寓意是( )
①民族團結的局面日益鞏固
②各民族間建立了團結、平等、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
③黨和政府貫徹了正確的民族政策
④我國各民族已經實現了共同繁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XX年10月23日,“藏東明珠”昌都大街小巷彩旗飄揚,迎來了解放和新生的60周年大慶。60年的歷史充分說明:穩定是福,動亂是禍。凡是民族團結搞得好的時期,各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實惠就多;凡是民族團結遭到破壞的時期,就會導致社會動蕩,各族人民遭殃。“民族睦則社稷固”這句話主要強調( )
a. 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b. 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的物質保證
c. 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富強的基礎
d. 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
4. XX年8月24日,“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博覽”在京展出,目的是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普及和傳播民族知識,展現各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通過這一活動,中國的民族文化工作,必將取得更大的進步。這表明我國堅持了民族( )
①平等原則 ②友好原則 ③互助原則 ④共同繁榮原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XX年以來黨中央先后召開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新疆工作座談會、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做出了加大對民族自治地方投入,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的決定,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工作的發展。下列對民族自治地方與國家的關系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
a.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權
b. 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國家統一領導下,依法行使自治權
c.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
d.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6. (•湖南婁底聯考)XX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3周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全面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法》,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下列關于我國民族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有( )
①自治機關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②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③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保證
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