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第一框題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2.(b級) “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她們的媽媽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歌詞的寓意是 ①我國的民族差別已不存在②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③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日益鞏固④我國各民族已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3.(c級)XX年5月,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民族問題始終是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下列關于民族問題的認識,正確的有①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政治基礎②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是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主要手段③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保證④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區高度自治的前提條件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4.(a級)近年來,在國家的財政支持和東部地區的幫助下西藏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使得西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全國各民族團結的局面空前鞏固。這說明a.沒有國家的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就不會有任何發展b.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是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c.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必須依賴國家的援助d.加強民族團結,就能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5.(b級)XX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回顧50年的歷史,在國家的大力扶持和東部地區的幫助支持下,寧夏經濟、社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這說明①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②民族團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團結的根本前提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要十分珍惜、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作為青年學生,要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付諸行動,應①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②遵守憲法和法律③堅持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④漢化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材料一 自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來,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數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擁有一名全國人大代表。 材料二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西部地區對口支援,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1994-XX年,15個對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無償援建西部地區716個項目,資金投入31、6億元人民幣,除中央政府投資外,“十五”時期,全國各地支援西藏建設項目71個,無償投入資金10、6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