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的民族概況、懂得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理解我國新型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如何鞏固新型的民族關系。
(二)能力目標: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原則,堅持了從實際出發,適合我國國情,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認識問題,評價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尊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觀念,逐步自覺地承擔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使命。
教學重點、難點: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系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合作探究、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講授法等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播放歌曲《愛我中華》,聽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
(多媒體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數民族圖片)
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樣,56個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與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那么,為什么世界上有些國家因民族問題而分裂和解體,而我國卻長期保持民族關系健康發展呢?這與我們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政策的正確性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首先來共同探究我國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新課教學】
關于這一課內容,同學們在課前已經進行了探究,下面請第一小組展示一下小組研究的結果。
思考:有人說:“漢族人口占了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我們的祖國是漢族人的祖國。”
探究:利用歷史課已學習的知識,結合教材,說明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
我國民族概況(教師補充展示各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在歷史上的發展情況)
教師總結: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組成的。我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其他55個民族,我國所有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各民族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共同開拓了祖國的疆土,共同發展了祖國的經濟和文化,共同捍衛了祖國的獨立和尊嚴,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
那么在長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樣的民族關系呢?
思考:關于我國各民族的關系如何,兩個同學展開了爭論。a同學說:我國歷史上,多民族長期共存,其民族關系沒有變化。b同學說:不對吧,歷史在發展,現在的民族關系跟以前應該有所不同吧。你怎么看待?
學生討論、發言
(教師補充展示圖片:舊社會、新社會民族關系對比)
2、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
教師總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體的民族關系是不同的,(1)舊社會:剝削與被剝削(2)新社會:平等、團結、互助,民族關系發生根本變化的原因在于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雖然民族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但歷史形成和遺留下來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等發展所造成的差距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