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應考復習策略
文化生活迎考復習教學操作策略研究
以文化生活熱點為載體,把握主干知識,建構供學生調動和運用的知識體系,提高應考能力,這是文化生活最后一輪復習的主要目標。現就此談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大家分享。
一、以高考考向為路徑,建構文化生活應對考試的知識體系
(一)高考文化生活試題(主觀題)的四個設問方向
1.是什么
漫畫1、2分別反映了怎樣的不良文化現象?(09廣東)
這兩類文化現象有何不同?(09廣東)
2.為什么(意義、依據、理由、原因等)
從這座奇特的紀念碑,說明文化遺址保護的文化意義。(09遼寧、寧夏)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論依據。(09山東)
3.怎么樣(怎樣、如何、措施、建議等)
就怎樣推動安徽文化創新提出合理化建議(09安徽)
談談我們應該如何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09福建)
如何解決漫畫中反映的問題?(09廣東)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中華傳統美德是如何發揚光大的。(09天津)
“村官”小楊給鄉村帶來的變化是如何體現《文化生活》道理的?(09浙江)
4.評析(辯證分析)
有人認為,青年志愿者應該是“大公無私”的,也有人認為應該是“先公后私”的,你贊同哪種觀點?請說明理由。(09天津)
對上述爭議(同等條件下,能否優先錄用、聘用、錄取志愿者)持怎樣的看法?(09海南)
“只有參與重大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者。”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對這一觀點加以評析。(09江蘇)
(二)應對文化生活考試的知識體系舉要
1.回答“為什么類”問題要調動和運用的知識點
(1)文化對經濟:文化反作用于經濟,給予經濟以重大影響。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發展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對推動經濟建設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提高文化軟實力能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對綜合國力: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3)文化對社會: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先進的、健康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4)文化對人: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對人們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而持久的特點;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5)文化多樣性的作用: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6)文化遺產的意義: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的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