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尋覓社會的真諦考點專項復習教案
4.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
(1)原因: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在實踐中展現的。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2)歷史唯物主義根本觀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實踐觀點。
二、典型例題
1.(•天津卷)幸福感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心理體驗,它以一定的物質財富為基礎,但現實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與物質財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這說明a
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③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促進作用④社會意識的變化獨立于社會存在的變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a。本題考查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的辯證關系,①社會存在絕對社會意識,人們的幸福感以物質財富為基礎,體現了這點,②符合題意,幸福感的提升與物質財富的增加并不一致,表明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③說法錯誤,社會意識有確與錯誤執法,所以不能籠統的說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促進作用,④說法錯誤,社會存在的變化決的社會意識的變化。本題答案選a。2.(全國新課標卷)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媽祖被譽為“海上女神”,傳說媽祖姓林名默,宋代時出生在湄洲灣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內)。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濟世。媽祖去世后,人們在湄洲島建廟祭祀。宋元以后,隨著閩南海上貿易和漁牧事業的發展,船工漁夫越來越多。媽祖信仰越傳越廣。媽祖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媽祖廟5000多座(其中中國臺灣800多座、港澳地區50多座),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信奉者2億多人。每逢媽祖出生和升天紀念日,福建、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地都隆重舉行各種慶;顒,弘揚媽祖信俗蘊涵的傳統美德,促進文化交流。近年來,到湄洲來祭祀媽祖的臺灣同胞、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海外華裔、華僑越來越多,媽祖文化日益成為凝聚華人、華僑的重要精神紐帶。XX年,媽祖信俗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運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對立性原理,說明媽祖文化為什么千余年綿延不絕,不斷發展。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發展,但具有相對獨立性。媽祖文化隨著社會變化而發展,同時又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具有相對穩定性。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媽祖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窘馕觥康冢2)問要求運用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原理,說明媽祖文化為什么千余年綿延不絕、不斷發展。本問知識要求明確,問題指向比較集中,解答時應按著一定的邏輯關系,把知識和材料結合起來。要從社會意識的相對穩獨立性、媽祖文化的相對穩定性、媽祖文化的作用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組織答案。
考點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1、了解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他決定著社會的性質與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2、學會運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分析、解決問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及其矛盾運動:①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統一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②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③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發展起阻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