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復習學案
3、財政收支平衡就是財政收入與支出相等。(錯誤。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4、國家預算就是中央的財政收入和支出計劃。(錯誤。國家預算一般由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組成。)5、在國家財政預算與決算中,財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狀態。(錯誤。財政收入與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6、財政收入代表國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正確)7、財政是宏觀調控的物質基礎,因此,財政收入越多越好。(錯誤。過多的財政收入,會影響企業和個人收入,并最終阻礙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反之亦然。)8、我國社會主義稅收和以往稅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錯誤。所有的稅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會主義稅收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勞動人民。)9、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在我國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不在中國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錯誤。要注意區分納稅人和征稅對象,所述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其征稅對象是個人所得額。)10、納稅人就是負稅人。(錯誤。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當納稅人所繳的稅款是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一致的。當納稅人通過一定的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11、在我國,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的納稅人。(錯誤。在我國現有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的納稅人,公民成為納稅人必須有稅法的規定、個人取得應稅收入或發生應稅行為。)六、考點鏈接n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居民收入熱點聚焦材料一財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財富:45%財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財富:14%收入分配問題是困擾我國多年的體制痼疾材料二 《國務院XX年工作要點》強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要點》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適當提高扶貧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推動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要改革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加強對壟斷行業工資監管。做好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工作。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一) 經濟生活角度1、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①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導致的收入分配失衡。②經濟增長過程中不同要素對于經濟增長貢獻作用的不同。③我國體制轉型過程中,不同領域的市場化進展程度及完善程度不同。④人們收入的多元化。 2、注重公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決分配不公的原因。①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決定的。②解決社會分配不公問題,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經營積極性,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