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生活》 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復習學案
②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公民依據(jù)其收入和規(guī)定稅率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務。因而就每個公民來說,他所享有的公共服務與其納稅的多少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三、重要考點分析第三單元 收入與分配 1、07、XX年高考情況及XX年命題趨勢07、XX年高考在“個人收入的分配”部分主要考查了按勞分配、按生產(chǎn)要素分析、效率原則與公平原則、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關系;在“國家收入的分配”部分主要考查了財政支出、財政作用等;在“征稅和納稅”部分主要考查了稅收的基本特征、稅收的作用、個人所得稅、依法納稅等。XX年高考備考中要高度關注教材修訂的內容,這是我們復習備考的重點。“促進社會公平”、“財政作用,尤其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保增長、促發(fā)展”中的作用有考主觀題的可能。2、重難點分析(1)第七課的重難點為:按勞分配、按生產(chǎn)要素分配、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對第七課的復習,應結合xx大精神來進行。xx大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實現(xiàn)公平與效率的統(tǒng)一。這一理念變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狀況惡化、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chǎn)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chuàng)造機會公平”;“逐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趨勢”,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的制度,保護合法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等等。由于本課內容關系到民生問題,且與黨和國家相關政策關聯(lián)度較高,因此成為高考考查的重點。在復習時,要能圍繞著收入和消費關系來串聯(lián)知識。同時,也有必要將相關政策問題化,如為什么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為什么?怎樣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chǎn)性收入?等等。(2)第八課的重難點為: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財政的作用第一,關于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要注意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及財政支出的范圍。第二,關于財政的作用。首先把財政作用的基本觀點牢記。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理解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放松的貨幣政策。二是理解我國財政的作用,注意與國家的宏觀調控結合起來。關于財政政策:國家通過調節(jié)財政收入和支出,使供給與需求相平衡的政策。往往與稅收、國債、公共投資有關。考慮到改善民生、重點建設、經(jīng)濟結構調整、節(jié)能減排等各項工作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度放松的貨幣政策,財政支出還會比較大,所以需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關于貨幣政策。我們要注意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通常是指適當增加基礎貨幣的投放,擴大信貸規(guī)模和增加貨幣供應量。中國人民銀9月16日釋放出市場期盼已久的放松信號:下調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和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這是央行近4年來首次下調一年期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更是近9年來首次下調。此舉表明央行已釋放出放松貨幣政策信號,對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的差別化調整體現(xiàn)了“區(qū)別對待、有保有壓、結構優(yōu)化”原則,對促進“三農(nóng)”、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及汶川地震災區(qū)重建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助于我國積極應對美國次貸危機繼續(xù)惡化、外需減弱帶來的負面影響,減緩外部因素對中國經(jīng)濟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