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五課
創新是在批判繼承基礎上融會新實踐經驗的升華創新,是發展。文化創新要體現時代精神。(3)、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之二: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應進行交流、借鑒和融合,這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實現文化創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①文化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創新的基礎。②必須以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開展文化交流、借鑒和融合,以發展本民族文化。③在學習和借鑒其它民族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4)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文化創新要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①反對兩種錯誤傾向
“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這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傾向。 “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這是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的傾向。這兩種傾向都不利于文化創新,是錯誤的思想傾向,必須予以克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文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
②堅持正確方向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創新,不能排斥外來文化,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縱覽古今,文化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充滿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們更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著眼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歷史與現實,當方與西方的文化交匯點上,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四、典例精析【例1】(09安徽高考) 京劇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它是在18世紀下半葉經徽戲、秦腔、漢調的交融,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的。京劇的形成體現了a. 各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異彩繽紛 b. 中華文化薪火相傳和一脈相承c. 中華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夠實現融會貫通【精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文化創新的理解。經徽戲、秦腔、漢調的交融,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由題干可選c. 中華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a直接不符合題干,b光說繼承,沒有體現吸收借鑒,d說法不準確。【答案】 c【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把握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特別是文化創新與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之間的聯系。【例2】(09江蘇20)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將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完美結合,向世界奉獻了一部奧運史上最華美的樂章。這充分說明m ①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②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③外來文化是中華文化創新的基礎 ④中華文化正在成為世界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精析】本題考查文化創新及中華文化的特點,考查學生解讀和獲取信息的能力。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礎,故③的說法錯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的說法錯誤;①②的說法正確的反映了題意。故本題選a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