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政治第一輪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專題復習
a.業主委員會 b.消費者協會 c.居民委員會 d.鄉人民政府
【解析】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農村是村民委員會,在城市是居民委員會,故選c
【答案】c
10、(09•海南卷)24、(23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據統計,截至XX年6月,中國網民人數達2、53億,網站數共有191、9萬個。25歲以下網民占到51%,30歲以下的網民占到70%左右。年輕人成為網民的主體,他們樂于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互相網輿情成為社情民意中最活躍的部分。
XX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做客人民網與網民在線交流,并表示,“網友們在網上發給我的一些帖子,我會認真地去閱讀、去研究”。
材料二
近年來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迅速發展。統計數據顯示,XX年網絡購物交易規模破千億元,增速超過130%,網購用戶規模達8000萬,近三成的網民成為網絡購物用戶;網絡購物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首次突破1%
對XX年大城市網絡購物人群調查顯示,上海的網絡購物人群占上網總人數的50、4%。上海的網絡購物金額達到118億元,而全部連鎖商業的零售總額是1362億。
運用所學知識,說明公民應當如何利用網絡參與政治生活。(11分)
【解析】本題以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為背景,考查學生解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第(1)問的回答要注意從“公民”的角度入手,回答利用網絡參與政治生活的道理;第(2)問要注意分別從“消費者”和“企業”的角度入手,既要回答出網絡購物的優越性,也要回答出局限性。要注意角度的全面。
【答案】(1)通過網絡參與公共決策的討論,提出個人的意見、建議;(3分)利用網絡方式參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促進依法治國;(3分)利用網絡方式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3分)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抵制網上違法現象。(2分)
【考點精題演練】
一、選擇題
1、(•太原模擬)太原市首次嘗試“海選”社區干部的剪子灣社區居民投票率達到90.9%。對“海選”(不確定候選人的選舉)與確定候選人的差額選舉的認識正確的是( )
①“海選”充分保障了社區居民的民主權利
②確定候選人的差額選舉有利于選民意愿的集中
③“海選”有利于調動選民積極性,應取代其他選舉方式
④確定候選人的差額選舉有利于節約成本,減少選舉人之間的競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我國的選舉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選舉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采用什么樣的選舉方式,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這是因為選舉方式的選擇受( )
a.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約
b.社會政治制度的制約
c.地理環境的制約
d.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的制約
3、(•廣東省高三全真模擬試卷(六))27.總理就正在編寫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聽取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和教師代表,教育專家和學者,大、中學生及學生家長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在座談會上,公民是①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國家大政決策 ②通過專家咨詢制度參與國家大政決策 ③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國家大政決策 ④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國家大政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