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1
區位優勢
評價【典題解悟】例1.季風水田農業需要改進的主要問題是( 。.傳統經驗,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高b.現代化生產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c.人均耕地少,水熱條件利用不充分d.企業化種植規模大,農業生產商品率高 【解析】根據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分析哪些是應該改進,并且也是可以改進的,哪些是不易改進的,哪些是不應該改進的。例如a選項中單位面積產量高是優點,不應該改進,c選項中人均耕少不易改進,d選項不屬于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特點。 【答案】b例2.讀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水稻的主要分布區a b c 。2)這些地區人口 ,勞動力 ,為發展水稻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3)c地區與a、b地區相同的氣侯特征是 ;三個地區大力建設水利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4)亞洲水稻生產單產高但商品率很低的原因主要是 (5)亞洲水稻種植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是 【解析】此題為亞洲水稻種植業區位優勢、自身特點、需要改進、發展方向等的全面集中考察。 【答案】(1)東亞地區、東南亞地區、南亞地區 (2)稠密、豐富 (3)夏季高溫多雨,都屬季風區,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水旱料害頻繁。 (4)精耕細作,耕地規模小,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的制約 (5)適度擴大經營規模,提高機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 【當堂檢測】1.亞洲發展水稻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有( 。゛.大面積可供開發的土地 b.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 c.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 d.便利的效能運輸條件2.東亞水稻種植區必須加強水利工程建設,其原因是( 。僭搮^機械化水平低 ②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③亞洲水稻種植區氣候干旱 ④水稻生產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長期以來,上海市郊種植業以糧食、棉花、油菜為主,其中糧食作物占很大比重。xx年上海市郊種植業結構調整后,全年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播種面積之比達到1:1,產值之比達到1:3,農民增收4.2億元。據此完成3~4題。3.上海市郊種植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工業發展水平 b.科學技術水平c.勞動力的文化教育水平 d.商品經濟發展水平4.現在,上海市郊農業已形成了種苗、園藝作物、出口蔬菜、名特優新為主的小宗經濟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b.精耕細作,水平不斷提高c.商品市場與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 d.農村勞動力不足,農業用地減少 我國加入wto后,農業面臨挑戰。根據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價格占世界相應指標關系圖,回答5~7題。5.我國受國際市場沖擊最嚴重的農產品是( )a.油料 b.水產品 c.糧棉 d.水果6.我國某些農產品受沖擊嚴重是由于( ) ①投入的農藥化肥、機械化設備過多,造成生產成本過高,價格偏高②農業科技投入較少,產品品質較差,缺乏市場競爭力③投入的農業勞動力過多,造成生產成本過高,缺乏市場競爭力④人口多,購買力太強,造成價格升高,缺乏市場競爭力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近年來,北京冬季市場上出現大量反季節蔬菜和南方瓜果多來自北京郊區的塑料大柵。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過去農民冬閑,反映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特點b.冬季農作物生產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條件c.科學技術的發展逐漸弱化了農業地域性和季節性特點d.反季節蔬菜投放市場只有社會效益,沒有經濟效益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在亞洲季風區。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作物以水稻為主,水稻被稱為“亞洲的糧食”。據此回答下列各題。8.水稻種植可緩解某些地區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區適應性強 b.水稻種植技術簡單c.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高 d.水稻種植很適合于小農經營9.“雜交水稻”的開發應用說明了我國農業發展必須堅持( 。゛.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 b.不斷增加國家對農業的投入c.貫徹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 d.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10.傳統稻米產區農業生產改進最關鍵的是改變( 。゛.傳統經驗、精耕細作、單位面積產量不高b.現代化生產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c.人均耕地少、水熱條件還未充分合理利用d.地勢低平、多水旱災害11.讀我國北方某城市周圍農業分布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城市擬發展優質高效糧食生產、乳畜業、水果和蔬菜種植業,按照合理布局原則,i處應發展 ,ⅱ處應發展 ,ⅲ處應發展 。 (2)其中乳畜業考慮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現在在該城市市場上也同時能見到南方甚至國外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這說明了 因素對農業區位影響在地域上擴大,而這只有在 條件改善和保鮮、冷藏等技術發展條件下,才得以實現。(3)現在城郊蔬菜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應城市居民新鮮的蔬菜了,這是由于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