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還原反應》的說課
四、教學程序及教學環節的確定
依照教學的安排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教學中應以讓學生掌握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和常見反應為主,不宜把問題向縱深引申,本節課可安排如下:
1.關于氧化還原反應
(1)復習舊知識階段。初中學了氧化還原反應的內容和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化合價概念、單質及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情況,化合價變化與電子得失的關系。
(2)通過探索引申階段。分析h2跟cuo的反應,na在cl2里燃燒等例子。
(3)分析討論階段。從得氧失氧、化合價升降、電子轉移角度一環扣一環地由表及里地分析,逐步提示其實質。
(4)概括總結階段。得出氧化還原反應概念、氧化還原反應特征、氧化還原反應實質。
(5)知識應用訓練、鞏固階段。練習反饋;作業布置;介紹并練習掌握表示電子得失的一種方法 ——雙線橋法。
2.關于氧化劑、還原劑及氧化還原反應中各物質間的相互關系
(1)復習舊知識階段。h2跟cuo的反應中,誰是氧化劑?誰是還原劑?
(2)探索引申階段。na與cl2及h2與cl2的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各是什么物質?
(3)分析討論階段。從得失氧、化合價升降、電子轉移角度一環扣一環地由表及里地分析提示實質。
(4)概括總結階段。形成氧化劑、還原劑概念。
(5)啟發回答階段。為什么說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本身被還原、還原劑本身被氧化?為什么說氧化劑和還原劑必定同時存在?氧化劑及還原劑對應的產物各是什么?
(6)師生共同小結階段。得出關系式:化合價升高——失電子——被氧化(氧化反應)——還原劑——氧化產物;化合價降低——得電子——被還原(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產物。
(7)知識應用訓練、鞏固階段。練習反饋、作業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