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學習輔導(8) 第8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美國總統府
白宮是美國總統辦公和居住的地方,位于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是一座白色墻壁的三層樓房。與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相望。白宮始建于1792年,18xx年基本完工,后又多次改建和擴充。從18xx年第二屆總統亞當斯起,歷屆總統均以此為官詆。“白宮”是19xx年由第26屆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正式命名的。從那以后,白宮就成為一種政治權力的象征,因而往往用“白宮”來代表美國政府。
◆美國最高法院
位于華盛頓東國會大道,以采自世界與美國本土各石場的大理石為主材料建造,1935年落成。長385英尺,寬304英尺,是建筑與雕刻的集大成者。
主樓前橢圓形庭院前的旗柱基座,以天平、寶劍、書、權杖、火炬等為裝飾,而燈柱的基座上,則是傳統的執天平與寶劍的蒙眼法律女神圖案。西廳主入口前的石階兩側,是正義之思與法律之威兩尊塑像。拾階而上,16根大理石柱撐起門庭。三角形的門楣上,刻著最高法院奉行數百年的警世之句――“公正司法”。題字之上,是名為“民主之尊崇”的浮雕組圖。通往法庭的門戶,是高17英尺、寬9英尺半,重達13磅的銅門。兩扇門上各嵌4幅雕刻圖案,記載著西方法律演變史中的主要事件。推開銅門,進入被稱為“大會堂”的主走廊。走廊盡頭的橡木門后,是美國法律最終裁量之所――占地7462平方英尺的最高法院法庭。
◆1912年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威爾遜
本圖是當時美國報紙上出現的一幅漫畫,威爾遜騎著民主黨的代表動物驢。
19xx年威爾遜贏得大選勝利,成為美國第28任總統。
就任總統后,威爾遜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威爾遜政府利用“中立”地位,使美國資本家大發橫財,到19xx年,美國已經從戰前的債務國成為世界的債權國。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威爾遜贏得了總統連任。1917年4月6日,威爾遜看到交戰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于是借口德國發動“無限制潛艇戰”損害了美國利益,正式對德奧宣戰。1918年1月,威爾遜提出結束戰爭的“十四點原則”。“十四點原則”后來成為交戰雙方議和的基礎。在巴黎和會上,他在山東問題上偏袒日本,犧牲中國利益。1920年,他在總統競選中失敗;同年底,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課文注釋
◆邦聯制
獨立后的13個州,實際上是13個主權國家,大陸會議對各州沒有多大約束力。為了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大陸會議經過緊張的、延續一年多的辯論,于1777年11月通過了《邦聯條例》。這是美國第一部憲法。在13個主權州全部批準后,從1781年3月1日起,《邦聯條例》正式生效,大陸會議改為邦聯國會。《邦聯條例》規定:邦聯名稱為美利堅合眾國;各州保留它們的主權、自由和獨立;邦聯只設國會作為中央權力機構;各州派2至7人為國會代表,各州只有一票表決權;凡有關宣戰、締約、舉債、召集軍隊和任命總司令等類重大事項的決定,均需要取得至少9個州的同意;等等。邦聯無權向各州征稅和管理各州的貿易。邦聯未設行政首腦和司法長官,也沒有對違抗邦聯權力的行為實行制裁的任何規定。因此,邦聯政府無力解決獨立戰爭勝利后所面臨的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