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
2.十三行
鴉片戰爭前,廣州官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貨行、外洋行。相傳其名起于明代,清“沿明之習”,但意義不詳。號為“十三行”,卻非固定為!"家。清代嚴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規定對外貿易僅限于廣州一口,十三行業務十分發達。為了壟斷對外貿易,廣州!#家洋行于!$%& 年!% 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公行對官府負有承保和繳納外洋船貨稅餉、規禮、傳達官府政令、代遞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員等義務,在清政府與外商交涉中起中間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對外貿易特權,所有進出口商貨都要經它買賣!赌暇l約》規定開放五口通商,廢止“十三行”,獨攬中國對外貿易的特權。從此“十三行”逐步趨于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