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a.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調動了全國人民的積極性
b.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c.“大躍進”使全國工業總產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躍進”運動導致了工農業生產比例嚴重失調
6.下列四幅圖中,最能反映“文革”期間工農業產值變化趨勢的是 ( )
7.1956~1966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了不少挫折與失誤,好心辦了壞事。它給我們今天的新農村建設留下的教訓有 ( )
①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 ②經濟建設要切合實際 ③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8.1962年,中共中央開始采取措施調整農村經濟,農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地方開始包產到戶,農村經濟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這一現象說明 ( )
a.中央糾正了“左”的指導思想 b.實行適合農村實際的經濟政策
c.中央開始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d.當時農村土地制度發生了變化
非選擇題
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6~1968年的國民經濟狀況(部分)
工業總產值 比上年 國家財政總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 534億元 +17.3% 558.7億元 +24.4%
1968年 2 015.3億元 -4.2% 361.3億元 -13.9%
材料二 1973年國民經濟計劃完成情況
工農業總產值 3 967億元 比上年增長9.2%
國家財政總收入 809.7億元 比上年增長5.6%
國民收入 2 318億元 比上年增長8.3%
材料三 1975年國民經濟回升情況
工農業 工業 農業
總產值或收入 4 504億元 3 219億元 1 285億元
比上年增長 11.9% 15.1% 4.6%
材料四 “文革”十年我國國民經濟損失總計5 000億元,相當于建國30年全部建設投資的80%,超過建國30年全國固定資產總和。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2)出現材料二、三反映狀況的原因是什么?
(3)四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有何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