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代議制的確立和完善 教 案
(2)、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光榮革命”
建議教師對1640年至1688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作適當的補充,如經濟基礎、階級結構、政治狀況等。特別是在議會與國王的斗爭方面,以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英國的議會和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①、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經過,可以結合課文依照導火線(蘇格蘭人起義)、開始(新議會召開)、內戰、共和、復辟、結束(光榮革命),以形成簡單線索。
②、關于“光榮革命”,應結合革命過程來理解,幫助學生認識其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的地位。適當補充相關材料,如“克倫威爾死后,政局混亂。為了維護和鞏固統治秩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對恢復君主制的勢力采取了妥協的態度,斯圖亞特王朝得以復辟。復辟后的王朝不僅推翻了原先的諾言(見義務教育初中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布雷達宣言》),還實行反攻倒算,進行殘暴的統治,使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逐漸地被否定甚至喪失,這種倒退使政治斗爭又趨于尖銳……”
(2)、《權利法案》一目與其他子目可合并教學,幫助學生形成從君主立憲制到責任內閣制全過程的認識。
① 、關于1689年的《權利法案》,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后,議會于1689年頒布了《權利法案》。教師可補充適當的有關材料進行介紹,如“在1689年召開的議會上,請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同時也向威廉提出‘權利宣言’,譴責詹姆士二世破壞法律的行為,要求國王今后未經議會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在議會中所處的優勢,擴大和鞏固他們的統治權。他們以法律形式逐漸取消以君主為代表的貴族特權,并限制王權。英國議會相繼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影響最為深遠。”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權利法案》的內容和作用。
②、關于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所謂君主立憲,也就是說,一切都要由法律決定,君主沒有實權,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光榮革命”后,議會權力有相當的擴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在議會中所處
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他們的統治權,并限制國王權力,約束英王的實際統
治權。英國議會相繼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權利法案》。這
些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形成了一種新的政治體制,這就是習慣上所說的“君主立
憲制”。隨著議會的不斷立法,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于
“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
③、關于責任內閣制形成,建議教師可適當補充有關材料進行介紹,讓學生理解內閣制的逐漸形成并完善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