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辛亥革命教案
三.民主豐碑
1.結果
①19xx年2月12日,宣統帝宣布退位詔書,清朝覆滅。
②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袁世凱通電造成共和,孫中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接著,南京臨時參議院推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19xx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落入袁世凱手里。
2.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功績
①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②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
③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觀上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⑤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記憶方法:清政府帝國主義,共和資本主義。
【問題】袁世凱能夠篡奪勝利果實的原因?
1.帝國主義的支持。
中國民國建立后,列強以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和經濟封鎖為手段,向革命政權施加壓力,并制造輿論,替袁世凱撐腰。
2.革命營壘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乘機攻擊革命黨人。
3.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妥協、退讓。
4.袁世凱的個人因素。
例題:辛亥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但沒有得到資本主義各國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 c )
a.外國人不了解孫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質 b。資本主義各國不贊成武裝起義的斗爭方式
c。西方各國不愿中國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 d。列強已經選中了袁世凱為其代理人
例題: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 )
a.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
c.使人民獲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 d。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的殖民勢力
【易錯點】清朝統治的結束,意味著中國: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結束。
【易錯點】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易錯點】我們認為辛亥革命失敗了,其主要理由是: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
【易錯點】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并非封建制度。
【易錯點】辛亥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易錯點】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然而民主政治卻難以實現,其根源是:中國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資產階級各個派別在政治上的軟弱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充分,同時說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總結】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敗的。說它是成功的,是就其歷史功績而言。說辛亥革命是失敗的,是就其缺陷和不足而言,主要是指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使得辛亥革命沒有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
例題: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實現了20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是因為這次革命[答案]a
a.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b。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
c.給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與自由權利 d。結束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殖民統治
[解析]本題關鍵要抓住“歷史性巨變”幾個字。作為一次革命給社會帶來的重大影響主要體現在政例題:辛亥革命的最后失敗給中國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訓不包括(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