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 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
(2)組織:列舉;部分列舉,部分有簡單組織;語句連貫通順;回答形成結構和層次。
史實:包括近代侵略中國的戰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及對中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
(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對作者的觀點進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
【課時訓練】
一、單選題
鴉片戰爭后,中國傳統的經濟結構逐步解體,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請回答1—5題。
1.鴉片戰爭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逐步解體,這種“解體”主要是指
a.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產生和發展 b.外國資本主義經濟控制了中國市場
c.自然經濟被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取代 d.傳統農業和手工業逐漸分離并日益商品化
2.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帶來的社會影響是①農村手工業者日益趨于破產②人民負擔加重③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④為民族工業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識讀右圖.對他們所起的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提供資本主義發展的勞動力
b.有利于城市的商品經濟的發展
c.有利于小農經濟的破產
d.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
4.鴉片戰爭給中國的經濟結構帶來的變化有
a.中國逐漸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
b.小農經濟完全解體
c.中國的階級結構出現了買辦階級,鴉片戰爭后流入城市的破產農民
d.自然經濟不再占統治地位
5.茅盾的小說《春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洋鬼子怎樣就騙了錢去,老通寶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陳老爺的話一定不錯。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從鎮上有了洋紗,洋布,洋油,——這一類洋貨,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輪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來的東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錢,而鎮上的東西卻一天一天貴起來。” 以下理解不正確的是
a.小農經濟受到沉重打擊 b.列強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
c.中國的自然經濟瓦解 d.列強的侵略客觀上推動了中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中國的近代企業是從洋務派的官辦企業開始的。請回答6~8題。
6.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與傳統的官辦有本質的區別,主要在于①政府對鹽、鐵、生產工具等實行專營專賣②采用機器大生產③采用雇傭勞動方式④部分實行成本核算
a.① b.②③① c.②③ d.①②③④
7.中國第一家官辦軍用企業是
a.江南制造總局 b.安慶內軍械所 c.開平煤礦 d.上海發昌機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