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
材料三 (乾隆時人說)近日富商巨賈,挾其重資,多賣田地,或數市頃,或數百頃。-------李文治《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一輯
請回答:
(1)從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樣看待農工商關系的?他的依據是什么?(10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會現象?這種現象對社會經濟發展將會產生怎樣的影
響?(15分)
第6課 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 5 dcccd 6―10. baccb 11-15 adabd 16—20.cdbda
二、非選擇題
21.(1)a重農抑商(重本抑末)政策;(4分)
b強化了農耕自然經濟形態;阻礙了手工業生產的再擴大,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極大地壓制了新生產關系的變革。(6分)
(2)a閉關鎖國,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4分)
b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封閉性;盲目自大;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積聚力量抗清。(6分)
(3)西方主要國家相繼完成向近代工業國家的轉變,在世界范圍內瘋狂的擴張,掠奪金錢,開辟市場,建立殖民統治。(5分)
22.(1)a重本抑末; (4分)
b農業為四民提供糧食,是本業;工商業不能生產糧食,且與農業爭勞力;(6分)
(2)a清政府廣設關卡,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對商人征收重稅;大量商業資本投向土地。(6分)
b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土地兼并;影響了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的流通;影響了商業資本的積累,不利于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9分)
思考1. 明清經濟的發展為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提示:糧食產量的提高有利于發展經濟作物,為農業人口流向手工業部門創造了條件,有利于突破傳統的農業結構;經濟作物的廣泛種植為手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和豐富的商品;發達的手工業為萌芽的出現提供了技術前提;商品經濟空前活躍,為勞動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基礎;白銀的流通提供了充足的貨幣基礎;明清賦稅制度的調整有利于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弛,有利于為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提供勞動力條件等。
思考2.明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和后果。
提示:原因:(1)明初實行海禁,主要是因為統治者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明朝的統治。(2)清初實行海禁主要是為了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特別是要割斷東南沿海人民同中國臺灣鄭氏政權的聯系。后來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擔心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也受統治者盲目自大觀念的影響。
(3)從根本上看,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行是由自然經濟的封閉性決定的。
后果:(1)明代的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強化了封建自然經濟,使之難以瓦解;
(2)“海禁”的后果:日本對中國的商品需求量擴大,“海禁”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造成中國落后于世界;(3)清代閉關鎖國的后果: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隔絕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國落后于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