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教學案
第二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教學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并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結合課本中所提供的歷史圖片和內容,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文獻的與能力;結合地圖理解古代中國不同時期手工業中心的地理分布,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感和觀察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中所提供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大膽的想象、合理的歷史推理和主動的探究。并嘗試運用觀察法、閱讀法(包括歷史文獻、地圖等)訪問法、調查法等方法進行歷史問題的探究和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知道我國古代有高度發達的手工業技能和完備的手工業部門,中國的手工業生產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對我們偉大祖國與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
二、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
難點: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三、課標要求:
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四、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1、結合課文,根據下列表格歸納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發展的狀況。
冶金業 制瓷業 絲織業
原始社會
商周時代
西周晚期
兩漢時期
唐朝時期
宋朝時期
明清時期
2、結合課文,根據下列表格歸納中國古代民間手工業發展的狀況。
中國古代民間手工業發展的狀況
春秋戰國 民營手工業的發展受到鼓勵
秦漢時期 發展很快
魏晉南北朝
隋唐時期
兩宋以后
元朝時期
明中葉后
合作探究
1、
2、 家庭手工業,官營手工業和專業的私營的手工業三者有什么異同?
經營形態 管理方式 流通方式 性質和地位
官營手工業
民營手工業
家庭手工業
2、中國古代制瓷不斷推陳出新的原因是什么?
3、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有哪些特征?試結合課文,舉例說明。
4、西方工業革命始于棉紡織業工具的革新,而中國的手工業雖然成就突出,卻未導致生產領域的技術革命,未實現生產力的極大飛躍。結合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特點分析原因。
五、知識檢測
1.(•濰坊二模)近年某地發現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 0xx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銅方鼎,方鼎內壁刻有小篆。對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 )
a.據玉面人的年代推算,應為母系氏族時期
b.青銅器是商朝標志性器物,故應在商朝
c.商朝時期出現青銅銘文,估計在西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