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第二課古代手工業的進步學案
重點: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歷程及其重要成就。
難點: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課前自主學習
1.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 手工業、 手工業和 手工業并存的古代中國手工業三種主要經營形態。
2. 晚期,中國已有鐵器; 時期已有高爐煉鋼和炒鋼技術;東漢時, 發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使中國的冶鐵水平長期領先于世界。
3. 時瓷器的生產技術達到成熟階段;唐代時瓷器生產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宋代著名的江西 瓷窯,到元代發展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
4.明清時期,絲織業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 和 是最著名的絲織業中心。
知識點一素稱發達的官營手工業
1.形成和發展
中國官營手工業歷史悠久。夏商周時期,以青銅鑄造為代表的手工業由官府壟斷。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繼續發展。漢武帝以后,一些最有利可圖的行業都收歸官辦。
2.特征與地位
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主要生產軍用品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它憑借國家權力征調優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精美。中國官營手工業素稱發達,在諸多行業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領先地位。
3.官營手工業技術的發展
(1)青銅冶煉
①原始社會晚期,中國人已掌握冶銅技術。
②夏朝能夠鑄造比較講究的青銅器。
③商周時代,青銅器的鑄造進入繁榮時期,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生產作坊規模很大,器物造型莊重雄奇。這一時期鑄造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充分展示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④春秋戰國秦漢時代,鑄造技藝進一步發展,廣泛采用鎏金、鑲嵌等裝飾工藝。
(2)冶鐵技術
①西周晚期已有鐵器。
②春秋晚期出現鐵農具。
③戰國時期鐵農具逐步推廣。
④漢代發明了高爐煉鐵,鐵農具已取代木、石、青銅農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
⑤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使中國的冶鐵水平長期領先于世界。
(3)煉鋼技術
①戰國后期已能制造鋼劍。
②西漢發明炒鋼技術。
③魏晉南北朝時期發明了灌鋼法,鋼的產量和質量大大提高。
④16世紀以前中國的煉鋼冶鐵技術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4)制瓷技術
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早在商代,工匠們已經燒制出了原始瓷器。
②東漢時期瓷器生產技術達到成熟階段。
③唐代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
④宋代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并涌現出五大名窯,如江西的景德鎮瓷窯。
⑤元代景德鎮發展成為著名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器。
⑥明清時期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瓷器產地。景德鎮是全國的“瓷都’’。官窯燒制的瓷器質量最好。尤以宣德年間的青花瓷最佳。明中后期,又在此基礎上燒制出多種彩瓷。清代發明了琺瑯彩,色彩鮮艷,效果如同油畫。
(5)絲織技術
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考古發現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國已養蠶并有絲織品。
②商朝已使用織機,織出多種絲織品。
③西周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
④西漢長安的東西織室有數千工人。
⑤唐代技術高絲織,以輕盈精湛著稱,吸收了波斯技術。
⑥宋朝品種繁多,織錦吸收了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圖案生動活潑。
⑦明清官府在蘇杭等地設立的織造局生產的絲織品超過前代,其中細密精致的緞成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南方絲織業進入鼎盛時期,出現著名的絲織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