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開創外交新局面教案
教學目的:
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簡述70年代以來我國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以及基本史實
2.探討取得外交成就產生的重大影響
過程與方法:
1.結合國內外背景和時政熱點,用發展的觀點,分析把握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政策的幾次重大調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2.引導學生從70年代中美關系逐步緩和的史實,學會從復雜事物中尋找突破口;
3.學會用聯系的觀點分析中美關系的緩和直接推動中日關系的改善
4.認識領導人的外交思想、外交實踐和外交智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受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增強民族自豪感
2.感受大國博弈的智慧和風采,認識外交的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獲得人生啟迪
3.通過了解外交政策的調整,培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4.通過感受國家關系的曲折發展特點,形成大局觀念和歷史使命感,培養學生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并學會看主流的科學方法
重點難點:
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不同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
教學方法:
以多媒體為主、問題探究、自由討論、分析講述等
教學過程:
導入:
幻燈片展示三張圖片:
喬冠華的開懷大笑、跨越太平洋的歷史性握手、毛澤東會見田中角榮
要求學生觀察圖片。通過圖片,引起學生探究歷史真相的興趣。
問:圖片反映70年代中國外交的哪三件大事?
學生回答——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展示知識結構即外交新局面的表現
總結提問:大家知道,我國現在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美、中日關系是我國對外關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是,你知道中國是如何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嗎?你知道中美、中日是怎樣確立外交關系的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交政策作出了怎樣的調整?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呢?從而導入新課。
新授:接下來,依次學習: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
新時期的外交建樹
一、 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這一內容從國內外背景、恢復情況、恢復原因、恢復影響四方面解讀
要求學生閱讀課文相關內容,幻燈片出示三個問題:
1.為什么使用“恢復”而不是用“加入”之類的提法?
2.建國初到70年代以前為什么一直沒有恢復?
3.到20世紀70年代,又為什么能夠恢復?
前兩個問題學生看書后不難回答。學生回答后教師予以明確,強調未恢復的最大阻力是來自美國的抵制中國的政策;同時強調美國和日本提出的“雙重代表權案”的實質是搞“兩個中國”,并由此延伸到當今中國臺灣當局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實質。
第三個問題補充兩則材料——歷屆聯大支持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票數增加表、反映中國綜合國力大大提高的4張圖片,引導學生從中國、發展中國家、美國三個角度分析,歸納
教師總結幻燈片展示:
至于恢復的具體情況由學生閱讀教材感知。教師創設歷史情境(如喬外長的
大笑、教材開始的背景資料),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復興的必勝信
念!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產生什么影響呢?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從對中
國、國際社會、美國三方面引導分析。
過渡: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表明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破產,美國不得不重新審視對華政策,這為中美關系的改善創造了條件。中美關系是如何改善的呢?由此過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