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文化教學設計
④公元前28年,西漢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2.數學
①西漢初期的《周髀算經》,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②東漢的《九章算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
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3.醫學
①戰國問世、西漢編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它反映了我
國古代醫學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國醫學的理論基礎。
②西漢馬王堆漢墓帛書《醫方經》記載了幾百個藥方。
③東漢的《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
④東漢末年的張仲景和華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
a.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分成《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部書)是后世中
醫的重要經典,為中醫臨床的辨癥施治奠定了基礎,后人稱張仲景為“醫圣”。
b.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從植物中提
取的麻醉藥,適用于外科手術。這一發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4.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
①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②西漢前期已經有了絮紙和麻紙。
③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紙。
④1xx年,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制成了植物纖維紙(人稱“蔡侯紙”)。
⑤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⑥6世紀起,造紙術傳到朝鮮、越南和日本,8世紀傳到中亞,并經阿拉伯傳到非洲
與歐洲,為人類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哲學與宗教
1.兩漢思想領域的基本狀況
①兩漢時期,哲學得到發展,反映了兩漢時期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斗爭。
②西漢時,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確定儒學的統治地位;
③王充的唯物思想在唯心主義泛濫之時獨樹一幟;
④佛教傳入,道教產生,中國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
2.董仲舒的新儒學
①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學傾向的
新儒學。
②董仲舒新儒學的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③董仲舒的思想集中體現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文獻中。
3.讖緯之學的泛濫
①秦漢以來,出現了一種唯心主義的讖緯之學。
②讖緯的內容,主要是宣揚神靈怪異。
4.王充及其《論衡》
①東漢前期,我國古代杰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深刻批判了讖緯神學。
②王充的思想集中體現在《論衡》一書中。
③王充反對天人感應說,反對有鬼論,反對厚葬,提倡薄葬。
5.佛教的傳入
①西漢末年,佛教經中亞傳入中國。
②漢明帝派專使到西域求佛法,立洛陽白馬寺,佛教在中國傳布開來。
6.道教的形成
①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東漢時,由民間流行的神仙方術與黃老學說的某些成
分相結合,形成了道教。
②道教的主要經典是《太平經》,它以陰陽五行解釋治國之道,宣揚散財救窮、自食
其力。
③東漢末年,道教派別有張角傳授的太平道,張陵、張魯祖孫傳布的五斗米道。
四、史學與文學
(一)史學
1.司馬遷與《史記》
①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寫出的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敘述了黃帝至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