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金屬工具
第1課 金屬工具 [教學目標]1.明確人類早期歷史劃分(考古學分類)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知道兩河流域約于公元前40xx年代初期最先使用青銅器、中國商周時代的青銅鑄造業發達、赫梯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冶鐵術的國家,約于公元前13xx年進入鐵器時代;了解金屬工具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理解金屬工具的使用是人類跨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2.提取和分析教材正文、輔助材料及教師講授中各種顯性和隱性的有效信息,初步掌握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的概念,初步了解歷史事實與歷史概念之間的聯系,從而初步學會形成歷史概念的方法。在指導學生閱讀、觀察相關史料的基礎上,通過師生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理解生產工具的改進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在此過程中要能充分利用各種史料說明歷史現象,從而培養學生初步掌握“史由證來,證史一致,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
3.學習金屬冶煉術的發明,展現人類從被動地適應自然到能動地改造自然的創造性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與人類文明進步的密切關系,從而培養學生探究科學以及科技創新的精神。
[重點與難點]
重點:青銅器及鐵器的使用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
難點:金屬工具的使用是推動人類文明前進的根本動力。
說明:
1.通過對青銅器及鐵器的使用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進行討論分析,有助于學生了解金屬工具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進而有助于學生理解金屬工具的使用是人類跨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故為本課重點。
2.要理解金屬工具的使用是推動人類文明前進的根本動力,必須通過對歷史概念的分析、歸納,加深學生對生產工具與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提高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辨證關系的認識,故為本課難點。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以實物或多媒體形式,展示石器、青銅器和鐵器,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區分其出現的先后及基本特性,由此導入新課。 2.講授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 3.討論“各抒己見”的問題,“談談青銅器的制造和使用,對當時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4. 討論青銅器的局限性,引出鐵器時代到來的必然性。 5.分析鐵器的使用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 6.運用本課知識結構示意表小結:鐵器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重要階段,金屬工具特別是鐵器的使用,是人類跨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
[資料附錄]
材料一:
石器(尖狀器) 鑲嵌十字紋方鉞 司母戊大方鼎 鐵犁頭 鐵雙鐮范
材料二:四羊方尊 父 乙觥 吳王夫差鑒 司母戊鼎
以青銅(銅、錫、鉛的合金)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類物質文明發展階段被稱為青銅時代。青銅時代處于銅石并用時代之后,早期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范圍內的編年范圍大約從公元前40xx年至公元初年。兩河流域最先使用青銅器。青銅器出現后,對提高社會生產力起了劃時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