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學習目標定位] 建立的知識結構模型,形成學習元素化合物的思維方法程序,學會有關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典型題目的分析解答方法。
[知識結構模型]
[思維方法程序]
1.明確知識主線。學習理解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主線是:單質―→氧化物―→酸―→鹽。如掌握
硅及其化合物知識內容的思維程序是:單質硅(晶體結構、親氧性、半導體);二氧化硅(難溶性酸性氧化物,能與強堿反應);硅酸(硅膠具有膠體的性質);硅酸鹽(硅酸鈉及復雜硅酸鹽)。
2.把握橫向聯系。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其存在、保存、檢驗、用途、制取。因此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要結合物質的結構(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從本質上認識物質的性質,并注重聯系氧化還原和離子反應等基本概念。如氯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比較多,易得到1個電子,其單質氯氣具有較強的氧化性。
3.理清轉化關系。分析理解同一元素不同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時,一是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化合價不同的元素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如s-2 s0―→s+4 s+6, n-3―→n+2 n+4 n+5等。二是從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化合價相同的元素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如“nh3 nh3•h2o nh+4(銨鹽)”,“so2 h2so3 hso-3 so2-3(亞硫酸鹽)”,“so3―→h2so4 so2-4(硫酸鹽)等。”
題型一 非金屬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應用
1.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工業上利用反應3cl2+2nh3===n2+6hcl檢查氯氣管道是否漏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管道漏氣遇氨就會產生白煙
b.該反應利用了cl2的強氧化性
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生成1 mol n2有6 mol電子轉移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濃硫酸是一種干燥劑,能夠干燥氫氣、氧氣、氨氣等氣體,但不能干燥有較強還原性的hi、h2s等氣體
b.濃硫酸與單質硫反應的方程式為:s+2h2so4(濃)=====△3so2↑+2h2o,在此反應中,濃硫酸既表現了強氧化性又表現了酸性
c.把足量銅粉投入到含h2so4 2 mol的濃硫酸中,得到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況下為22.4 l
d.常溫下能夠用鐵、鋁等容器盛放濃h2so4,是因為濃h2so4的強氧化性使其鈍化
規律方法 濃硫酸具有極強的氧化性,主要是構成酸根的中心原子s+6易獲得電子,顯示出稀硫酸不同的強氧化性。而稀h2so4具有氧化性是電離出的h+得到電子,如氧化較活潑的金屬zn、fe等。
3.鹽酸、硝酸都是用途相當廣泛的兩種酸。
(1)瑞典科學家舍勒在研究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時,將濃鹽酸與軟錳礦混合加熱,產生了一種黃綠色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方法表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合作學習探究小組學習科學家探究精神對氯氣性質進行了探究,設計了以下一些實驗。
實驗序號 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a 收集一集氣瓶氣體,觀察顏色,然后向瓶內倒入約占瓶容積1/5的蒸餾水,充分振蕩 蒸餾水呈淺黃綠色,瓶內氣體仍呈黃綠色
b 取出瓶內部分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直至過量 紫色石蕊試液先變紅色,后紅色褪去
c 取出瓶內剩下的部分溶液,滴入硝酸銀溶液中 產生大量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