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3.b [由題意說明d處的液體能吸收cl2,a、c、d選項中的溶液都不吸收cl2,故b項正確。]
4.d [自然界中存在游離態的硫;排放二氧化硫會污染空氣,形成酸雨,但不會導致光化學煙霧產生;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褪色,體現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質;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so2、co、cl2等氣體。]
5.d [so2通入bacl2溶液不會生成沉淀;而so3通入bacl2溶液中會有baso4沉淀產生。]
6.a [氣體通過濃h2so4時,nh3被吸收;通過na2o2時co2被吸收,放出o2,產生的o2與no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和no等體積的no2;當no2通過na2co3溶液時,no2與水反應生成了硝酸和no,硝酸跟na2co3反應產生co2。]
7.b [1.92 g銅失去的電子,等于o2得到的電子,即2cu~4e-~o2,n(e-)=1.92 g64 g•mol-1×2=0.06 mol
v(o2)=0.06 mol4×22.4 l•mol-1
=0.336 l=336 ml。]
8.(1)0.045 mol•l-1 (2)0.045 mol•l-1 (3)0.045 mol•l-1 (4)0.036 mol•l-1
解析 (1)由于hcl氣體極易溶于水,最終所得溶液的體積和原hcl氣體的體積相等,即相當于v l溶液中溶解了hcl氣體:v22.4mol(設燒瓶體積為v l),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v22.4molv l=122.4mol•l-1=0.045 mol•l-1。
(2)由于nh3也極易溶于水,最終所得溶液的體積和原nh3的體積是相等的。故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也為122.4mol•l-1,約為0.045 mol•l-1。
(3)由反應方程式3no2+h2o===2hno3+no知,no2氣體有2/3被氧化成hno3,噴泉實驗結束后所得溶液的體積亦為原no2氣體體積的2/3,故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2.4mol•l-1,約為0.045 mol•l-1。
(4)由反應方程式4no2+o2+2h2o===4hno3知,no2與hno3的物質的量相等,no2的體積占混合氣體總體積的4/5,即相當于1 l溶液中溶有的hno3為:122.4×45 mol=128mol,約為0.036 mol,其c(hno3)=0.036 mol•l-1。
9.(1)比較cl2與hclo的漂白性(或驗證cl2的漂白性)
(2)干燥cl2氣體(或吸收a氣體中的水) b中布條不褪色,c中布條褪色
(3)cl2污染空氣,使生物中毒 所選尾氣處理裝置如圖
解析 cl2本身無漂白性,cl2的漂白是因為cl2與水反應生成hclo;cl2有毒,cl2的尾氣要經處理,cl2易與naoh溶液反應,尾氣吸收一般用naoh溶液。本題對cl2性質的考查比較全面、基礎。
10.(1)(nh4)2s o2 h2o (2)h2so4 2h2s+3o2=====點燃2so2+2h2o (3)hno3 4nh3+5o2=====催化劑△4no+6h2o
解析 a是正鹽,并且既可以與強酸反應,又可以與強堿反應,a應是弱酸的銨鹽;c、d的相對分子質量差16,分子組成上恰好相差一個氧原子,因此,c、d為氧化物,且組成它們的元素應有多個價態,y應為o2,e為酸,z應為水。
11.(1)0.448 l (2)cu2+:3 mol•l-1 h+:1 mol•l-1
no-3:1 mol•l-1 so2-4:3 mol•l-1
解析 依題意得,
3cu+8h++2no-3===3cu2++2no↑+4h2o
化學計量數 3 8 2
初始投入量mol 0.03 0.09 0.03
分析知h+和no-3過量,cu的量不足,應用cu的量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