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形成
2、(•江西卷•20)
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的提出是在(d)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xx大
五、新情景設置(略)
第四節 “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
一、新課導入
有一天,魯國城郊飛來一只罕見的海鳥。獵人們知道魯侯喜歡養鳥,就捉住海鳥,獻給他。魯侯惟恐海鳥死去,就把它當作貴賓,供養在廟堂里,命令高級廚師每天給海鳥準備豐盛的酒席,叫樂隊演奏高雅的樂曲,讓海鳥欣賞優美的歌舞?墒悄侵缓xB卻被嚇得神魂顛倒,連一點東西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喝,三天后就活活餓死了。
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距離恰恰是兩匹戰車的馬屁股的寬度,因為鐵路最初由造有軌電車的人設計,而設計電車的人是造馬車的,代代沿革至此。同樣是兩匹馬屁股的寬度,韓信就用得巧妙。那次與敵國作戰,要經過一個險要隘口。敵軍大將說,這條隘路容不下兩匹馬并行,韓信必然受阻,我們可以以逸待勞,一舉殲之。沒想到韓信把兩馬一前一后拉韁,出其不意大敗敵軍。河南林縣人修筑的紅旗渠,30多年來一直是林縣人民改天換地的豐碑與見證。解決了吃水和灌溉,他們進一步開發了紅旗渠的旅游功能,間接創利稅上億元。
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北大荒”,位于我國東北部。20世紀50年代,這里人煙稀少,荒原茫茫,是鳥類和野生動物棲息的天堂。半個世紀的開墾,使這里成為年產70億公斤的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但過度開荒破壞了這里的原始生態,濕地面積縮小了一半,旱災水災頻頻發生,許多野生動物被迫遷徙他鄉,曾經肥沃的黑土地日益貧瘠。為恢復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1999年,黑龍江墾區果斷決定停止開荒。同時,對不宜耕種的土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地,植樹造林和建立自然保護區。按規劃,到xx年,全墾區將實現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地32萬公頃,約占現有耕地面積的十分之一。經過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地,如今又呈現大面積水豐林美鳥鳴鹿歡的原始風貌。溢綠流翠的林草、泡沼汪汪的濕地觸目皆是。多年不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鸛、丹頂鶴在低空飛翔,幾近絕跡的狍子、馬鹿在森林中奔跑。世界瀕危的野生東北虎又頻頻出現。三江平原的野生動物已由3年前的168種增至目前的224種。
上述故事說明:制定方針政策是否從實際出發,是成功還是失敗的關鍵。韓信懂得這個道理,隨機應變,因此取得了成功。北大荒人也懂得這個道理,因地制宜,使北大荒又呈現了勃勃生機。魯侯不懂得這個道理,用固有的經驗款待海鳥,結果把海鳥給害死了。香港、澳門、中國臺灣都是資本主義制度,大陸是社會主義制度,怎樣才能統一?鄧小平從客觀實際出發,量體裁衣,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具體情況如何,請學習本節——“一國兩制”和祖國的統一大業。
二、知識結構
體:大陸和中國臺灣等地的社會制度不同
“量體裁衣”之所指
量體裁衣:一個國家,兩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