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節日
人
歲時農事節日 社會發展 們 現今節 紀念
節日 宗教祭祀節日 文化生活豐富 選 感恩
紀念慶賀節日 中外文化碰撞和選擇 擇 日功能 警示
多 休息
元 … 體現民族文化的特色、折射人類文明的發展 [訓練設計]
閱讀下列材料,以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談談你對“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事件的看法,并闡釋寫一篇短評。
巴黎時間xx年11月24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此前,所謂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端午節起源于中國,并已經有了2500多年歷史,在韓國,端午節傳入已經有了上千年歷史,在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20多天。 ——人民網
提示:
1.以節日習俗而言,端午節雖然發源地在中國,但是在長期流傳和文明交流中,被中國周邊的國家和民族所吸納,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國、各民族獨特的節日習俗。
2.在經濟發展下的社會轉型期,必須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否則,在全球化時代,我們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將會喪失。
3.中國不少傳統文化都存在著香火中斷、繼承人匱乏的威脅。我們要想給無形的文化遺產注入生命力,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成功申遺是我們可以借鑒的“他山之石”,它不僅有傳統內容,還融入了不少現代因素,這樣的傳統和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
[課件]
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