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學案
a、我國古代精湛的青銅器鑄造技術 b、唐代越窯青瓷的美麗色彩
c、絲織業的一種綠色絲綢產品 d、著名的陶制品“唐三彩”
( a )10、下列瓷器品種在歷史上出現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
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
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
二、判斷題
( a )11、我國古代紡織業中最后出現的是棉織業,出現于宋代。
( b )12、“工官”工場的制作工藝水平代表了當時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頂峰,設立在齊郡的“三服官”專門負責制作衣服以滿足皇族消費。工官制度的實行使得漢代新技術得以推廣。
三、閱讀下列材料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元朝)國家初定中夏,制作有程,乃偁(糾集)天下之工,聚之京師,分類置局……匠以籍為定,世承其業,其子女……婚嫁皆由政府控制。
——《元史》
材料二 明代名隸官籍的民匠中,班匠(定期到官府服役者)百二十三萬,構占工匠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其余為坐匠。……1485年,工部奏準,輪班匠可以以銀代役,后又規定一律以銀代役。
——《中國史綱要》
材料三 (入清以后)“原匠子孫逃故無遺”,止存戶籍。1645年,順治帝“免直省(直隸)京班匠,并除其匠籍。” ……康熙以后,最后廢除了匠籍。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分析元朝手工業管理制度的特點
參考答案:反映了元代將天下工匠集中到京師分類編入專門的戶籍朝廷管理。戶籍世襲不能脫籍,無人身自由,子女婚嫁也由政府控制。
(2)材料二、三與材料一相比,有何進步?
參考答案:明朝有班匠和坐匠,班匠定期服役,還可以銀代役,對匠戶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清朝最終廢除了匠戶制度。
(3)據所學知識分析,這種進步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社會生產的進步,商品經濟的發展。
【史論共享】
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點:
中國傳統社會長期存在農耕為主兼營副業的自給自足的手工業經濟。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就成為古代中國手工業三種主要經營形態,代表中國古代手工業水平的則是官營和專業的私營手工業生產。在漫長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時代,家庭手工業占有相當的比重。家庭手工業生產對于穩定小農經濟起到一定作用,但技術落后,生產分散,妨礙了市場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