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根據材料2、3、4,請回答二戰后西歐走向聯合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走向聯合對世界政治、經濟的影響。
2.日本崛起的原因及其影響
材料一:二戰結束后,日本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了大規模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在這次改革中,日本開始重新認識戰前統制經濟時期的各項規章、制度。......成為戰后日本政府干預和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 此外,這次改革還使國家行政官僚隊伍發生了重大變化。戰后日本經濟政策的制定和經濟立法的實施,大都是由這些經濟官僚起主導作用。......
材料二:二戰后,日本教育開始實行9年免費義務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學技術振興教育方案》,1958年決定按"充實基礎學力,提高科學技術"的方針改革中小學課程。60年代開始強調產學研相結合,由各大企業集團對大學提供資助,大學則為工業界培養人才。1965~1970年培養出19萬工科中級技術人員。
材料三:二戰后日本大力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特別是購買技術專利權。到1972年共買進專利1.7萬項,耗資31億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術立國"的口號。在開發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進外國技術的費用占科研總經費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對外國技術的依賴明顯降低。
——劉天純《日本改革史綱》
根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材料四: 表(1-1) 二戰后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單位:億美元)
年份 1952 1955 1958 1960 1963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產值 173 239 320 431 682 1026 1438 1969 2942 4545 5544
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日本改革的成效。
3.中國正在進行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你認為我們可以從日本和西歐的發展中學習、借鑒哪些經驗呢 ?
4. 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原因及其影響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注意到,在霸權主義基礎上的舊秩序向以各國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進繁榮的社會正義之上的新秩序的過渡中存在著帶向世界沖突危機……要根本消除沖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現形式的殖民主義并且在世界上實行和平共處的政策……現有的軍事集團漲在發展成為越來越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集團,根據邏輯和它們相互關系的性質看來,必然不時引起國際關系變化。“冷戰”和它會變成真正的戰爭的經常性的嚴重危險,已經成為國際關系中存在的局勢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和平共處的原則,是代替“冷戰”和可能發生的全面核災禍的唯一的辦法。 ——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觀點。
材料二 不結盟運動發展簡況表
時間 1961年 1964年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