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課標要求:掌握歐洲共同體的形成、了解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理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的主題是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在美蘇對峙之時,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整個世界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形勢,區域合作組織發展起來,發展中國家逐步成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復興的西歐,聯合自強,建立歐洲共同體;日本成為經濟大國;不結盟運動產生;第三世界開始興起。到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顯表現出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走向。本課在整個單元中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前一課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課是它的延續。本課的核心問題是兩極格局下,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通過了解世界格局多極化發展的走向,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培養系統掌握歷史知識和掌握歷史規律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了解多極化趨勢和對世界的影響、歐盟的形成和擴展、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過程和原因、中國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實,培養學生綜合探究和歸納知識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相關資料的補充,理解法德關系的改善是歐洲走向聯合的關鍵,初步掌握從國際政治格局、國家利益、大國關系等方面分析國際關系發展演變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戰后經濟發展的兩個階段,分析日本經濟發展原因,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吸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表現;難點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原因
教學方法:講述法、史料閱讀、課堂討論等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美國與蘇聯的對峙形成了兩極對立的世界格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對世界各國的安全與主權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嚴重威脅。不過,這種局面沒有維持很長時間,隨著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二戰后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出現若干政治經濟力量中心即世界出現多極化趨勢.
一、走向聯合的歐洲
設問:50年前的歐洲是一片廢墟,但是50年后的歐洲不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還可以跟美國大哥抗衡!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歐洲的聯合
1、原因:
【師生互動】:歐洲的聯合的原因是什么?
(1)現實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西歐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它要重新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有力影響,必須聯合起來。
(3)政治因素:美蘇爭霸的影響:在美蘇兩極格局下受到美國的控制和蘇聯的威脅
美蘇“冷戰”開始后,西歐國家逐漸認識到,必須走聯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獲得發展。
如果我們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歐洲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否則,歐洲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必須在聯合起來的歐洲建立一個第三種力量。
——《阿登納回憶錄》
(4)思想因素:歐洲傳統的統一思想的影響
“總有一天……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筑歐洲的友愛關系……”——維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