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2、聯合過程:
【問題探究】:(1)西歐國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聯合的?(2)歐洲一體化有什么特點?
(1)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1951年,法,意、荷、比,盧、聯邦德國六國簽訂了《巴黎條約》,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這個共同體促使政治宿敵法德之間的矛盾化解。
(2)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成立
(3)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7年,這三個共同體合并為一個機構——歐洲共同體
小結:
特點:成員國不斷增加;從單一的經濟領域發展到多種經濟領域;從經濟領域發展到政治、外交、軍事領域。
3、影響:
【師生互動】:
材料一 美國與歐共體國民生產總值占世界gdp總額的比重
國家或組織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國
36.2%
33.73%
31.27%
30.21%
24.36%
歐共體
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說明:歐共體以1974年時的歐洲共同體九國作為一個整體。
材料二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與歐共體的出口方面對比
國家或組織
1965-1972年出口增長率
1972年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所占比重
美國
80%
13.4%
歐共體
150%
33.7%
材料三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不得不承認西歐的伙伴地位,表示“決心用一種新的彬彬有禮的態度來很好地傾聽北約伙伴的意見”,并把1973年定為“歐洲年”,以示對西歐的重視。1974年,出任歐共體執行主席的聯邦德國外長謝爾說:“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結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個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座位。”
學生分析以上材料,閱讀教材相關的內容回答問題:
師: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問題?
生:隨著歐洲國家不斷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以驚人的速度東山再起。
師:材料三反映了歐共體和美國之間的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
生:隨著西歐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其實力越來越大,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展開激烈的競爭,在外交上逐漸做到了“用一個聲音說話”,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
師:這種變化對世界格局有何影響?
生:逐漸形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沖擊了美蘇的兩極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
教師歸納:歐共體的影響:
(1)歐洲共同體成立后,西歐國家不斷加強經濟合作,經濟實力大大增強。
(2)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西歐國家開始擺脫美國的控制,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閱讀教材p123歷史縱橫
(3)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強與美蘇抗衡的實力,沖擊了兩極格局,使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小結:由二戰后歐洲走向聯合的必要性和實現過程,可以看到歐洲結束對抗實現和平、合作的歷史啟迪;由歐洲走向合作后各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可以看到建立區域性國際組織,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啟示;由歐共體經濟發展的影響,可以看出今天世界經濟發展的多極化趨勢。
過渡:現在我們分析了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其中一極新的政治力量,那么接著我們來學習另一極新的力量——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日本。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受到原子彈的殺傷,二戰后國家一片寥寂,人民生活困難,經濟受到嚴重破壞。那他們是如何擺脫這種困境的?
二、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1、原因:經濟的發展和實力的增強,日本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獨特的作用
(1)經濟恢復發展的原因: (閱讀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