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交通與通訊的變化
師:近代化交通與通訊是在西風東漸下艱難起步的,但影響不容低估。它一方面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手段和出行方式,使生活多姿多彩;另一方面還一定程度地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如錢乘旦教授曾指出,火車的發明,使人們變得守時了,自此有了時間觀念。
三.課后設計
1.課后作業:
p106-107 閱讀與思考、解析與探究、自我測評
2.學生課后活動建議:
(1)調查家鄉交通近二十年的發展變化,并制作圖表(或以曲線、柱狀圖表示)
建議:制作圖表示應從車輛數量、種類的變化,公路里程的變化,公路建設的變化等方面入手。
(2)調查交通變化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并撰寫調查報告。
建議:從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使人們的交往便捷及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等方面入手。 3.教學反饋設計:
(1)概述中國近代交通通訊發展緩慢的原因。
(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科技落后于世界;中國的封建守舊勢力非常強大;中國的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下起步的,處處受到外國侵略者的制約;經濟落后,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又長期遭受侵略,國家財政緊急困難等)。
(2)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出現了許多新氣息、新事物,除了教材上介紹的幾方面以外,你還能舉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嗎?可以以史實資料或圖片說明。(可以借助網絡)
(3)對于清末民初發生的巨大變化,保守者難以理解,并極力反對,進步者則歡欣鼓舞,大力提倡。為此,雙方經常發生針鋒相對的辯論。請你編一個歷史短劇,反映雙方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