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 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精選2篇)
第18 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篇1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課標要求
1、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本主義弊端日益暴露;歐洲三大工人運動;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理論來源。
(2)、了解第一國際主要活動及意義。
(2)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
(3)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從經濟基礎、階級關系、思想基礎、實踐基礎歸納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2)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本的有關資料,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歷史資料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體會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分析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尤其是通過比較空想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提高理論思維能力。學習馬、恩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深入認識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學習巴黎公社的措施,判斷其無產階級政權的性質;
(2)學習馬、恩青年時期的生活、學習和遠大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習兩位革命導師的偉大友誼及合作精神,培養團結互助的精神;學習巴黎公社英雄先烈的事跡,樹立不怕艱難、勇于斗爭的優良品格。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2、難點:《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及意義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999年,先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的教授們發起,就誰是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這一命題進行了校內的征詢、推選。投票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習慣公認第一的愛恩斯坦卻屈居第二。隨后,英國bbc廣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征詢投票一個月。匯集全球投票的結果,仍然是馬克思第一,愛恩斯坦第二。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
1、歷史條件(從經濟、階級、思想、實踐基礎等這幾方面去思考)
(1)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表現:經濟危機,工人運動興起
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
(1)時間:1825年
(2)起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病促使社會矛盾激化
(3)發生國:英國
(4)影響:加劇了工人的貧困和社會動蕩,出現了改造資本主義社會、建設理想社會的空想社會
(2)階級基礎:歐洲三大工人運動
時間:19世紀三、四十年代
內容: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意義:表明工人階級已經覺醒
迫切需要科學理論指導
標志著歐洲無產階級已開始登上政治
(3)思想基礎:吸取了19世紀人類優秀文化成果(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德意志古典哲學、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等)
(4)實踐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實踐活動(理論總結和建黨)
1、馬克思、恩格斯的活動
(1)馬克思成為共產主義者的成長歷程
1818年5月5日誕生。
柏林大學研究黑格爾哲學。
大學畢業后主編《萊茵報》。
1843年來到巴黎,成為一生轉折。
1844年馬克思發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1883年3月14日逝世。
(2)恩格斯成為共產主義者的成長歷程
1842年來到英國接觸工人。
1842——1845年經過科隆、巴黎和布魯塞爾三次會晤,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位革命導師開始了共同的戰斗歷程。
他們的優秀品質: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崇高理想、堅持真理和為人類事業用于獻身的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等等。
2、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的問世:
(1)發表:馬、恩起草,1848年發表
(2)內容:
①闡明規律(即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肯定了資本主義制度取得封建制度的進步作用,指出資本主義最終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
②指出作用:明確指出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③揭示使命:揭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進而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④號召聯合:面對資產階級和反動勢力的強大,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
(3)意義:①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進行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③促使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的發展。
二、第一國際
1、條件
客觀條件:(1)科學共產主義誕生是第一國際成立的思想條件。馬克思主義誕生后,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力量,第一國際的成立就是馬克思主義不斷取得勝利的體現。(2)資本主義經濟的大發展是第一國際成立的經濟條件。19世紀五六十年代,許多國家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后,大大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也由于工業革命的深入進行,促使資本主義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這導致:一方面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力量逐漸增強;另一方面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弊端進一步暴露。繼1825年英國爆發的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之后,在1857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特別是資本主義經濟發達的歐洲,經濟遭到極大破壞,社會矛盾更加激化,工人運動與民族解放運動再度高漲。面對強大的敵人,各國無產階級開始走國際聯合的道路,不少國家的工人階級已意識到:無產階級要實現革命的目的,不僅要建立自己的政黨,而且還必須加強國際合作。
主觀條件:馬克思、恩格斯總結各國工人運動的經驗,培養工人運動骨干,為建立新的國際組織而努力奮斗是第一國際成立的主觀條件。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共產主義者同盟被迫解散,革命處于低潮。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馬、恩非常注意把革命理論與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他們一方面總結經驗教訓,為第一國際創立準備了思想與理論條件;另一方面,他們設法同各地革命者聯系,把許多原共產主義者同盟成員團結在自己周圍,對他們進行教育培養,使許多人成為優秀的工人運動活動家與革命家,通過他們又去團結工人群眾,形成了新的革命團體,這就為第一國際成立作了組織上的準備。
2、概況
(1)時間、地點、全稱:1864年、倫敦、國際工人協會。
(2)、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
3、第一國際的成立及歷史意義。
(1)馬克思是第一國際的靈魂。馬克思積極籌備新的國際工人運動組織,接受了大會籌委會邀請,被選入主席團,并作為德國工人代表被選入總委員會,擔任德國通訊書記。總委員會通過了馬克思起草的《國際工人協會成立宣言》和《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這就使第一國際有了正確的政治方向與組織原則,馬克思主義已成為第一國際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不僅是第一國際的創始人,而且是第一國際的靈魂。
(2)由于第一國際的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個新階段新在: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緊密結合起來,使工人運動的歷史使命、途徑等更加明確;工人運動進一步走向國際合作的道路。這兩點可以從歷史條件及教材中引的《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的兩條來分析。
三、巴黎公社:
1、原因:
(1)特殊原因: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引起法國革命(即9月4日革命)
⊙普法戰爭:普魯士為了統一南德四邦并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但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后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策動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制造爭端,令法皇拿破侖三世對普宣戰,法國隨即編成萊茵軍團,于法德邊境地帶集結。該軍團共有八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侖三世任總司令,勒布夫為總參謀長。法國欲先發制人,奪取法蘭克福,逼使普魯士屈服;但與此同時,普軍亦集結了三個軍團,約47萬人,由威廉一世為總司令,毛奇為總參謀長。普魯士則計劃以優勢兵力,集中向阿爾薩斯和洛林進攻,將法軍擊潰于邊境在線,再繼而進攻巴黎,逼使法國投降。戰爭以法軍在1870年8月2日于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進攻為開端。但到了8月4日,普軍已順利擊潰法軍,進入反攻階段。與此同時,法軍在其余各戰場相繼失利,被逼退回國境,轉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軍已被普軍一分為二,一部由巴贊元帥的萊茵軍團共17萬人被普軍包圍于麥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侖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率領的12萬余人在8月30日與普軍激戰后被逼退守色當。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兩軍于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9月1日上午,普軍占領了符里濟、棟舍里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并從后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并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后,拿破侖三世被逼于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路易•波拿巴連同元帥、39個將軍、10.4萬名士兵,都做了普軍的俘虜。在這場戰役中,普軍只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嘩然。
⊙9月4日革命:當色當慘敗消息傳到巴黎,法國爆發了革命,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
【歸納】法國歷史上的三個共和國和兩個帝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xx年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xx年,拿破侖建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年
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又稱拿破侖三世)建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1940年
(2)直接原因:資產階級政府的賣國行為,導致了3月18日革命
⊙資產階級政府的賣國行為:9月4日革命后,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成立了以特羅胥將軍為首的“國防政府”。這時,普軍繼續向法國內地推進。1871年1月,普魯士占領了巴黎,并在凡爾賽宮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國。1871年2月17日,梯也爾出任法國政府首腦。28日 “國防政府”同普魯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停戰和約,十分苛刻:法國割讓阿爾薩斯(貝爾福地區除外)和洛林東部包括梅斯要塞給德國;法國賠款50億法郎,分3年付清,賠款付清前德軍留駐巴黎和法國北部諸省。
⊙3月18日革命:梯也爾政府的喪權辱國行為激起人民群眾的極大憤慨。為此,巴黎無產階級在同政府賣國政策的斗爭中,利用政府建立國民自衛隊的法令,在全國逐步建立起一支新型的、具有人民性的武裝力量。愛國熱情高漲的巴黎工人沖破政府限制,僅三個星期就組成了194個工人營隊,并推舉一批革命者當了工人營的營長,成立了士兵代表機構“內務委員會”,獲得了大量武器和軍需物資,在巴黎形成了一支以工人為主體的國民自衛軍。
由于與普魯士達成妥協消除了后顧之憂,法國資產階級便集中全力來對付國內無產階級特別是巴黎的工人武裝,以圖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3月8日至17日,梯也爾政府向巴黎增調了2萬名政府軍,準備奪取國民自衛軍的大炮,逮捕中央委員會成員。當時,巴黎的國民自衛軍有417門大炮,分別集中在蒙馬特爾高地和棱蒙高地等地。3月18日凌晨5時,政府軍一個團占領了蒙馬特爾停炮場。槍聲驚醒了附近居民,大炮被搶的消息迅速傳開。該區的國民自衛軍戰士立即集合起來,包括許多婦女、兒童和老人在內的人民群眾也隨同一起擁上蒙馬特爾高地。政府軍士兵發生嘩變,與人民群眾聯合行動,逮捕了反動軍官、警察和憲兵。偷襲棱蒙高地的政府軍也未能迅速把大炮拖走,很快就被趕到的國民自衛軍擊潰。
國民自衛軍和人民群眾自動拿起武器,建筑街壘,布置崗哨,派出巡邏隊,集中分散的大炮。中央委員會采取緊急措施領導武裝起義,占領了部分地區。中午以后,國民自衛軍開始越出本區,向巴黎市中心挺進,起義由防御轉入進攻。15時,國民自衛軍根據中央委員會的進攻命令,展開巷戰,攻占了陸軍部及其他一些軍事機關和據點。21時,控制了萬多姆廣場,政府軍和憲兵聞風喪膽,落荒而逃。22時許,國民自衛軍進入市政廳,升起紅旗。至此,中央委員會掌握了巴黎全城,武裝起義推翻了梯也爾政權,梯也爾狼狽逃亡凡爾賽,革命取得了偉大成功。
2、成立:1871年3月28日
⊙3月19日,國民自衛軍中央委員會掌握了政權,并發表宣言,宣布即將由工人通過選舉成立公社。3月26日巴黎公社舉行選舉,共選出86名公社委員,其中大多數是工人代表,或是公認的工人階級的代表。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3、措施:
(1)政權建設:①公社委員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擁有立法權和行政權;
②廢除舊軍隊、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③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機構;④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⑤任何一個公職人員的薪金不得超過一個熟練工人的工資。
【合作探究】巴黎公社的首創性
巴黎公社的首創性主要表現在公社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上。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核心,巴黎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后,針對舊的國家機器,廢除了舊軍隊、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并建立了工人階級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機構,創造性地建設無產階級專政機構。巴黎無產階級首創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2)社會經濟:①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②實行八小時工作日。
【說明】公社實施的措施,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是從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出發的,說明了公社的無產階級性質。
4、失敗:
(1)保衛公社的戰斗:
1871年4月,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軍隊調集13萬兵力向巴黎公社發動瘋狂進攻,公社戰士誓死保衛公社,打退了臨時政府軍隊的多次進攻。
五月流血周(5月21日~28日):5月21日,凡爾賽軍由叛徒引路從圣•克盧大門廢墟攻入巴黎城區。23日,凡爾賽軍經德軍防線前面“中立”地帶包抄蒙馬特爾,占領該地。公社戰士逐區進行街壘戰。25日,德勒克呂茲殉職,e.瓦爾蘭繼任軍事代表。28日,瓦爾蘭、c.t.費雷等公社委員率領公社戰士進行最后的抵抗。凡爾賽軍對巴黎人民實行血腥大屠殺,據統計共有29804人遭殘殺,72941人在作戰中犧牲,60971人被投入監獄或流放。
(2)失敗原因:
主觀原因:①沒有接管銀行,財政上陷入被動;
②沒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聯系,更沒有發動農民,導致孤軍奮戰;
③沒有統一革命政黨的領導,沒有乘勝追殲殘敵。
客觀原因:①臨時政府得到法蘭西銀行的支持,力量強大;
②臨時政府得到普軍的支持;
③當時法國資本主義處于上升階段,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條件不成熟。
5、意義:
①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②巴黎公社的革命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③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教學小結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巴黎公社的相關知識,再一次闡述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規律: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在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影響下,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蓬勃發展起來,人類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第18 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篇2
第18 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課程標準:簡述《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大意義。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實,認識其在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上的經驗教訓。
★:本課重點:(由理解課標得來)
①、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②、《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③、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難點:《共產黨宣言》的內容及意義
★:高考大綱:《共產黨宣言》、巴黎公社
★:知識梳理
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條件
1、經濟條件: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也日益暴露。
(1)、在資本家日益富裕的同時,工人的生活條件沒有得到改善,工人的政治權利非常有限,社會上的不平等促使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2)、1825年開始的周期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加劇了工人貧困和社會動蕩。
(3)、如何理解工業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經濟基礎?
①、工業革命是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飛躍,它不僅是生產技術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會關系的深刻變化。
②、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并導致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
③、工業革命使社會分裂為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促進了工人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2、階級基礎:19世紀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標志著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3、理論來源:19世紀三大優秀理論成果----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德意志古典哲學、19世紀早期的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1)、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2)、恩格斯說:“不成熟的理論是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相適應的。”
不成熟的理論指的是?
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
4、個人條件(實踐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眾,總結工人運動經驗、致力于理論研究,吸收人類優秀思想成果。
(二)、誕生的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847年底,馬克思、恩格斯出席在倫敦舉行的共產主義者同盟代表大會,并接受大會委托起草同盟綱領。這個綱領就是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
(三)、《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本課默寫一)
閱讀材料分析《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
材料: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肯定了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共產主義社會是比資本主義“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是人類社會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所取代)
因此(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級上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斗爭的歷史……
肯定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與意圖。他們公開公布:他們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
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
(指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發展社會生產力
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原則
… …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共產黨宣言》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肯定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積極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崩潰的秘密。
2、《共產黨宣言》還明確指出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3、它還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
4、昭示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原則。
(四)、《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 (本課默寫二)
《共產黨宣言》第一次比較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共產黨宣言》的問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一個城市的起義,也就具有自發性、偶然性,并不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馬克思
請問: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樣的特殊條件下爆發的?
(一)、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
1、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法蘭西第二帝國垮臺,巴黎人民發動起義,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資產階級竊取革命果實后建立了臨時政府。
2、巴黎被普軍圍困,為保衛巴黎,巴黎人民組成國民自衛軍。
3、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對外賣國投降,對內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裝——國民自衛軍,民族矛盾尖銳導致階級矛盾激化的結果。
(二)、巴黎公社的成立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國民自衛軍向政府軍發動進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逃往凡爾賽。3月28日,巴黎人民經過選舉,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
(三)、巴黎公社的性質: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四)、巴黎公社鞏固政權的措施(本課默寫三)
1、政權建設方面:
(1)、經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公社委員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擁有立法權和行政權。
(2)、廢除舊軍隊、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
(3)、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機構。
(4)、工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
(5)、任何一個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
2、在社會經濟方面
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實行八小時工作日等。
3、在教育方面: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實行義務教育。
(五)、結果:1871年4月,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向巴黎公社發動了瘋狂進攻,5月21——27日是“五月流血周”,5月28日,巴黎公社失敗。
(六)、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1、客觀原因: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普魯士軍隊的聯合絞殺
2、主觀原因:
①、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
②、沒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聯系,更沒有發動農民,導致孤軍奮戰;
③、缺乏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3、根本原因:法國的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無產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條件還不成熟。
(七)、歷史意義
1、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2、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3、巴黎公社的英勇斗爭和革命首創精神,為全世界無產階級樹立了光輝典范。
(八)經驗教訓
1、經驗:無產階級必須徹底打碎資產階級國家舊機器,建立新的無產階級國家政權。
2、教訓:
(1)、缺乏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
(2)、無產階級必須聯合廣大人民群眾,建立工農聯盟。
【★即時鞏固訓練】
1、(xx年廣東單科)馬克思、恩格斯說:“由于階級對立的發展是同工業的發展步調一致的,所以這些發明家也不可能看到無產階級解放的物質條件,于是他們就去探求某些社會科學、社會規律,以便創造這些條件。”“發明家”是指( b )
a.科學社會主義者 b.空想社主義者 c.巴黎公社領導人 d.第一國際領導人
2、馬克思曾說:“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受人敬仰。它的英烈們已永遠銘記在工人階級的偉大心坎里。”這主要說明巴黎公社( d )
a.標志著無產階級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歷史舞臺 b.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c.是在歷史條件成熟的形勢下進行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d.在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經驗
3、列寧稱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紀人類最先進國家中三種主要思潮的繼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這里的“三個國家”指的是( d )
a.英法美 b.英美德 c.法美德 d.英法德
4、(07茂名市一模)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機器;由直接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最高權力機關—公社委員會;所有公社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技術工人的工資等等。這些做法給我們留下的經驗主要有( a )
①無產階級專政原則 ②人民民主原則 ③人民公仆原則 ④工農聯盟原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下列對巴黎公社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d )
a.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b.是19世紀初期以來國際工人運動的高峰和總結
c.證明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 d.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軍事上犯了致命的錯誤
6.(哈爾濱三中考試)1872年在《共產黨宣言》發表24周年時,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產黨宣言》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下列史實中無法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a )
a.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b. 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
c. 中國共產黨開辟井岡山道路 d. 中國提出“一國兩制”
7、(山東聊城檢測)恩格斯說:“我們決不想把新的科學成就寫成厚厚的書,只向學術界吐露。正相反,我們兩人已經深人到運動中去。”對這段話正確的理解是 ( c )
a.又想創立科學理論 b.只想創立科學理論
c.用科學理論去武裝無產階級 d.創立科學理論,贏得學術專利
8、(安慶模擬)某班同學在學習巴黎公社時,對巴黎公社產生了四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d )
a.巴黎公社反映出資本主義的發展已呈下降趨勢
b.巴黎公社是當時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c.巴黎公社如果有統一的革命政黨的領導就能獲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種偶然因素促成的,其失敗是必然的
9、(福建師大附中)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b )
a.馬克思批判繼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
b.工業革命的深入使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同時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端也日益暴露
c.馬克思、恩格斯參加革命實踐,同工人保持密切聯系
d.以三大工人運動為標志,無產階級已作為一支獨立力量
登上歷史舞臺
10、(濰坊質檢)右邊兩枚郵票分別是紀念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對它們之間存在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d )
a.這一事件使這一人物的理論第一次變為現實
b.這一事件不能體現這一人物的思想
c.這一人物直接領導著這一事件
d.這一事件豐富了這一人物的學說
【xx年高考題】
1. (xx高考廣東單科)下列關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確的是( c )
a.公社實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 b.公社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c.人民有權罷免公社公職人員 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 (xx高考廣東文科基礎)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一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這里的武器是指( c )
a.暴力革命 b.代議制民主 c.先進的生產力 d.科學社會主義
3. (xx高考浙江文綜)下列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d )
a.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作品《德意志意識形態》,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
b.《共產黨宣言》用剩余價值學說,論證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同樣不可避免
c.十月革命的勝利推翻了統治俄國300多年的羅曼洛夫王朝,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
d.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
4.(xx高考上海單科)“鳥托邦遠在地平線上……無論我如何邁進,永遠夠不著它。那幺,鳥托邦為什幺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在于引導人們( b )
a.進行階級斗爭 b.追求社會公平 c.反對專制統治 d.展開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