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案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案
最近由美國引發的金融海嘯波及全球,在此危急時刻,如何擺脫困境,成為西方國家亟待解決的難題,他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一個人,——那就是馬克思。在德國馬克思的《資本論》已被搶購一空。出版商預測,這本書將成為今年圣誕節的最佳禮物。
同時,英國泰晤士報用整版刊登了馬克思的巨幅頭像,下面赫然寫著:“he is back!
馬克思究竟在他的著作中論述了什么?對世界產生了哪些影響呢?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我們一一解讀吧
本單元與現實的聯系
馬克思主義一直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行動指南,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都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因此了解馬克思主義,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當代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理論。
本單元與已學知識的聯系
在初中我們已經詳細的學習了俄國十月革命、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有關知識,高中教材的編排是按照從理論到時間的邏輯順序來展現相關史實的,對史實的描述少一些,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對一些史實的回憶與把握。
本單元在高考中的地位
本單元在高考中,往往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考查多一些,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對這一部分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從題目形式上看,既有選擇題又有非選擇題。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思維導圖】
【教材詳解】
知識幻燈片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教材切片】
【知識慢鏡頭】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那么有哪些因素促成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呢?
1、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條件
經濟條件: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社會經濟前提。
工業革命是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飛躍,它不僅是生產技術上的革命,也引起了社會關系的深刻變化。一方面,工業革命推動生產的迅速發展,并導致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另一方面,工業革命使社會分裂為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促進了工人運動的興起和發展。
階級條件:英國、法國、德國都出現了令資產階級震驚的工人運動。馬克思、恩格斯與工人運動的領袖建立密切的聯系,在工人階級身上看到了實現社會主義的力量。
思想條件: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直接來源。歐洲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社會主義思想是工人階級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和壓迫的理論表現。工業革命的進行,貧富分化進一步加劇,使廣大工人統資本家的矛盾日趨激化。為了探究解決矛盾方法和良策,許多有識之士進行了不懈的探索。19世紀初,傅立葉、歐文和圣西門等人為改變貧富分化的狀況繼續探索,尋求和諧發展的理想道路,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圣西門、傅立葉指望國王或者富人來投資建設他們設計的社會組織,這些希望都落空了。歐文的“新和諧公社”在耗盡全部資財后瓦解。但他們留下了寶貴的思想
主觀努力: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獨立工人運動興起、社會主義思想高漲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準備了歷史條件。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投身于工人運動,了解工人階級的狀況,揭露批判資本主義制度;另一方面批判地吸收19世紀人類思想的優秀成果,創立了科學共產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