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第18課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標志、內容和意義,巴黎公社革命措施、政權性質、意義。
能力與方法:通過對馬克思主義誕生條件和巴黎公社政權性質等問題的分析,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眾多偉大思想家的理論與實踐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聯系現實認識雖然當今國際形勢不利于社會主義發展,但要樹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自覺獻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事業,努力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學重點:《共產黨宣言》和巴黎公社。
教學難點:對《共產黨宣言》內容的理解。
導入新課:
在20世紀末的1999年,先是由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們發起,就誰是人類紀元第二個千年的“千年第一學人”(亦有譯為“千年第一思想家”,或“千年第一偉人”的)這一命題進行了校內的征詢、推選。投票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習慣公認第一的愛因斯坦卻屈居第二。隨后,英國bbc廣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征詢投票一個月。一個月下來,匯集全球投票的結果,仍然是馬克思第一,愛因斯坦第二。為什么在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人馬克思會成為人們心目中最偉大的人物呢?
講授新課:
一、探尋公正的理想國——空想社會主義思潮
1.三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張
19世紀初,英法產生了三位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
法國的圣西門(實業制度)、法國傅立葉(和諧社會法郎吉)和英國歐文(新和諧公社)
法國圣西門抨擊資本主義社會是“黑白顛倒的世界”,主張實行實業制度,人人都要勞動,沒有失業的現象,按能力取得報酬,但是他的理想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重視。晚年的他窮困潦倒,并在窮困潦倒中死去。他被公認為“工業社會”的最早預言家。
法國傅立葉主張以他設計的“和諧制度”來代替資本主義社會。傅立葉理想中的“和諧社會”由多個有組織的合作社組成,稱為“法郎吉”。他幻想資本家或權貴人物會幫助他實現改良計劃。為此,他刊登廣告,聲明每天中午12點等下午1點在家接見愿意出資創辦“法郎吉”的富翁,他等了xx年,但沒有一個富翁問津。
英國的歐文10歲輟學當學徒,19歲成為曼徹斯特一家紗廠企業主。1824年,歐文為了證明他理想中的“共產主義公社”的優越性,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以15萬美元買下3萬英畝土地,建立“新和諧公社”進行實驗。在“新和諧公社”中,生產、勞動、分配、生活等均按歐文的共產主義原則執行。在這里,不要擔心為富不仁,也沒有階級壓迫,兒童可以免費接受教育,藥房免費配給藥品。但是,參加公社的人員社會成分十分復雜,很多人只想利用歐文的慷慨,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新和諧公社”維持了不到三年就瓦解了,這次實驗使歐文幾乎損失了他的全部家當。
在了解歐文等人的主張及實踐后,同學們有什么看法?
學生1:我認為這些方案是不現實的。
學生2:這些思想家是可敬的,偉大的,令人感動的,這些思想是進步的,天才的,美好的設想。
學生3:我認為,這些思想是空想性和合理性的結合。
2.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背景及其意義
是什么樣的社會現狀催發了歐文等人的設想?
學生答:貧富分化,工人受剝削,受壓迫。(工業革命——社會不公——空想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