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學案
第17課 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學習目標:
1.知識識記:19世紀30、40年代歐洲三大獨立工人運動;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及作用。
2.能力要求:通過講述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使學生認識:科學社會主義是時代的產物,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偉大貢獻:科學社會主義產生于歷史需要,又服務于歷史需要,從而對學生進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具體的、生動的革命理想教育。使學生從革命導師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啟迪。
3.情感培養目標:通過分析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終生從事革命活動創立馬克思主義及其對人類做出的巨大貢獻的講述,培養學生全面深入認識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分析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難點:一是英國憲章運動中的核心內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選權,以便有機會參與國家的管理”;二是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
達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撰寫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公開發表導入新課
二、自學導航:
自學課本,在課本上圈點歷史信息,在橫線上填出答案
1 英國的憲章運動
(1)機器大工業產生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對立的社會矛盾,19世紀___________年代,工人運動在歐洲蓬勃興起。
(2)__________年間,英國工人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持續時間長久的運動,它的政治綱領是__________,該運動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⑴844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_______相會,從此開始了長期的合作,共同創立了______理論。
⑵馬克思主義理論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個組成部分。
⑶1848年,_________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3、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_______________組成的國防政府對外投降,對內準備鎮壓人民
(2)經過:①______________(時間),巴黎工人發動起義
②_______________(時間),巴黎人民選舉產生巴黎公社
③1871年5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黎公社失敗
(3)性質: 。
(4)詩篇:歐仁•鮑狄埃的《 》
三、合作探究:
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對世界歷史發展有些什么影響?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