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葉綠體 主要存在于葉肉細胞和幼莖皮層細胞內 球形、橢球形 外膜、內膜(雙層膜結構) 蛋白質、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 光合作用的場所、“養料制造工廠”、“能量轉換站”
內質網 絕大多數動植物細胞中 網狀 單層膜結構 蛋白質、磷脂等 增大了細胞內的膜面積、與蛋白質、脂質、糖類的合成有關;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有機物的合成加工車間”
高爾基體 普遍存在與動植物細胞中 囊狀 單層膜結構 蛋白質、磷脂等 動物細胞: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表現在對蛋白質的加工和轉運。
植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蛋白質的“加工車間”和“發送站”
核糖體 普遍存在與動植物細胞中 橢球形粒狀小體 游離于細胞質,附著在內質網、核外膜上(無膜結構) 蛋白質、rrna 合成蛋白質的場所,“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中心體 動物細胞,低等植物細胞 “十”形 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以及周圍物質構成(無膜結構) 微管蛋白 動物細胞的中心體與有絲分裂有關
液泡 植物細胞 泡狀 液泡膜、細胞液(單層膜) 蛋白質、磷脂、有機酸、生物堿、糖類、無機鹽、色素等 調節細胞的內環境,使細胞保持一定的滲透壓,保持膨脹狀態
溶酶體 植物細胞、動物細胞 囊狀 囊狀(單層膜 “酶倉庫”和“消化車間”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利用表格對各種細胞器的分布、形態、結構和功能進行歸納,然后提問:我們如何去記憶和理解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呢?
學生:小組討論提出記憶的方法。
方法一:通過列表來記憶。
方法二:用“結構與功能想適應”的生物學科思想來理解記憶。
方法三:用繪結構簡圖的形式來記憶各種細胞器的結構。
方法四:將這些細胞器的的功能與生物體的相關生命現象聯系起來記憶及表格運用(要求舉例說明)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評價和補充。
教師:通過上面的學習,誰能歸納細胞質的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
學生回答: 成分:多種物質和酶
細胞質基質
細胞質 功能: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細胞器
[教師精講]
通過對細胞質各種成分的學習,我們知道,細胞質主要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兩大部分,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雖然不同,但他們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
[評價反饋]
教師出示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并提問:
1. 請說出各個細胞器的名稱。
學生:到講臺前面向全體同學說出各個細胞器的名稱。
教師:從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當中還可以拓展了解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區別。現在就請同學們完成下列表格(出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比較表)。
學生:討論完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