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學案)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通過分析科學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嘗試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理解假說的提出要有實驗和觀察的依據,需要嚴謹的推理和大膽的想像,并通過觀察和實驗進一步驗證和完善。同時,理解實驗技術的進步所起的巨大作用。
(2)說出細胞膜的成分為脂質和蛋白質,舉例說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3)簡述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理解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包括膜脂的流動性和膜蛋白的運動性),這種流動性對于活細胞的生命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探討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如何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通過對“生物膜結構的認識過程”的探究,體現科學研究的邏輯性和精確性。
2.學習建議
(1)在分析科學家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時,要注意圍繞所提出的問題,通過想像、思考及推理,去作出假說的過程。
(2)理解生物膜模型的建立過程和完善過程。根據對生物膜形態結構、化學組成和功能的認識,人們先后對生物膜的分子結構提出了多種模型。這些模型都重點回答了下列問題:生物膜的脂質和蛋白質等組分在膜中如何排列并形成膜結構的?它們是如何作用的?這些組分和膜結構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功能的調節控制是如何進行的?這些模型是成熟的還是將來需要逐漸完善的?
(3)科學家對生物膜結構的研究往往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點,因此,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是十分重要的。